发表于 2020-10-09 10:48:12 评论 楼主

结论先行:阿里的HR,在阿里内部被称为“小政委”,顾名思义就是“掌握生杀大权”。

我们现在来说说阿里的HR为什么那么引人关注?

主要分为以下3个纬度:

  1. 公司规模: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是每股5千多亿美元(港股4万多亿港币),属于头部集团。
  2. 投简历数:阿里巴巴名声在外,很多挤破头想进入阿里巴巴上班,关于入职阿里巴巴的求职信数不胜数,对HR来讲处理起来工作量巨大。
  3. 责任:作为阿里的小政委,人才的招聘关系到阿里的发展和未来。

所以,阿里的HR,肩膀上扛着很大的责任。

阿里HR

我之前在阿里待过一段时间,说一下我同事的一个例子:

我同事在上班时间,他朋友约他去打麻将,他不但自己去了,还带了一位新同事去。那天晚上回去领导跟他翻盘的时候,询问他白天的工作情况,结果那新同事说漏了嘴(是不是故意的已经无法考证了)。工作时间干非工作的事情,在阿里是红线,谁踩谁死。领导也不敢隐瞒,事情上报到HR那里后,HR确认事情经过之后,直接就把俩人给辞退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里HR在阿里的地位。

点赞 1
评论 0
好学好玩的啤啤boy昨日 17:42

如要比较整套人力资源制度,那么分析过程和结论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就选择绩效考核作为切入点分析阿里HR制度的特点。

绩效考核属于阿里“三板斧”战略之一,施行期间实行严格的“271”淘汰制,即表现出色的人员占20%、表现一般的人员占70%、表现较差的人员占10%,而奖励资源会向20%的人员倾斜,占比在40%-50%之间,表现一般的人员获得剩下的奖励资源,剩下10%的人员无奖金无加薪。所以抓住“2”、解决“1”成为阿里日常管理的重点

阿里是如何筛选并淘汰10%人员的?

首先阿里的考核范围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针对团队内部,对不同职级的人员进行考核筛选;横向比较针对同一职级不同人员进行。这样的好处是考核范围较为全面,一定程度上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同时从个人层面实施“361”制度,即按照KPI评分将3.75-5分、3.25-3.75分、3-3.25分按30%、60%、10%的人员占比进行划分,奖励分配原则如上。

其次阿里还实行“双轨制”考核员工,即业务 价值观各占50%

在业务方面,部门考核负责人会对下属设立5个或以下的KPI,在销售团队中一般分为签单率、续签服务、培训成果、团队建设、个人成长,对个人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

在价值观方面,从2004年开始,阿里的价值观考核内容不断变化,期间“六脉神剑”、“独孤九剑”、“九阳真经”等价值观内容不断出新,但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是一直未曾变化的,所以这三点一直是阿里考核员工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在湖畔大学的培训考核中,会以业绩表现和价值观践行情况将学员划分为“明星”、“野狗”、“牛”、“狗”、“兔子”五种类型,并针对“野狗”实行严格的淘汰制、针对“兔子”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过程。


而许多初创形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重视价值观考核,因为它是主观占比非常重的考核指标,如果没有成熟的考核体系以及企业文化土壤,多数价值观考核只能落于纸面难以实际执行。

但“双轨制”也带来一大问题:HR部门职权被放大。所以一旦HR在考核方面有所偏向的话,会导致职级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被放大。

如何克服这一困难?

在考核总制度上,阿里巴巴不断做出改变,包括明确HR与其他部门在考核方面的职能权限、将更多指标制定权限分散至业务部门、提高部门上级和同级考核分数的占比、制定层级考核形式,将P5作为层级分水岭,从而明确HR的考核范围。

当然我觉得现在阿里的HR职权放大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觉得HR职权放大是阿里采取特殊考核方式所必经的阶段,而我觉得解决思路在于HR的考核计划是否能更多地对接一线业务。


一个面试者的反应,阿里的面试套路。

阿里巴巴的HR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傲、冷漠。

话说某年面试。

一面,笔试,然后两个技术人员面,感觉还靠谱。完事让我等会,面试官去请部门总监来二面。
等了半小时,答复部门总监开会,下次再约。

半个月后HR通知二面。刚进会议室,HR说她有事,你们聊。聊得也还行,感觉也算靠谱。完事让我等会,总监去请HR继续面。
等了半小时,电话说HR没空,后续电面。

半个多月后HR电话问我为什么想跳槽,什么职业规划,当前薪酬等常规问题。最后问我有什么要问的,其实这时基本肯定即使给我offer我也不会去,所以我问什么时候能有最终结果,HR信誓旦旦的说三天。

再过半个月HR给了一个offer,大姐,快两个月了,现在找我是觉得我两个月都找不到工作?

评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