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回复
488
浏览
0
关注
分析 财经 游戏 2020新冠肺炎,经济危机的前兆,美国熔断五次,全球为美国买单,股票亏的钱去哪里了?房价是上涨还是下跌?-关于经济学的文章讨论和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04-02 11:41:28 评论 楼主
最佳答案:

股市里的钱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钱,而是用来衡量股票价值的,当一只股票价格下跌时,赚钱的人可能为:企业、证券公司以及低位进场高位离场的人。

假如一只股票一直在上涨,有人以100元的价格出售股票,而你购买了这只股票,这个人每股就能赚50元,如果此时股价下跌为80元,你以80元的价格将股票卖出,那么你每股就会亏损20元,如果此时股票一直下跌,将会由后进场的人承担损失,也就是说,损失由之后的人均摊。


股灾发生,股价暴跌带来的所谓市值蒸发,是虚无缥缈的。而你亏的钱是在市值蒸发那一刻实实在在亏出去的。我们可以从流动性和价格、价值这两个角度来解释。

1、流动性是市值和盈亏的基础。股票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成交原则,即你的价格或时间比别人更有优势的话,你优先成交。价格优先:比如你5.5元买一只股票,别人5.6元买和你相同的股票,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别人先成交,你后成交;时间优先:你和别人以相同的价格买相同的股票,你比他手快下单,你先成交。

了解这个之后,流动性与市值、盈亏的关系就好理解了。市值的涨跌是虚的,举个例子:像现在腾讯的股票400多块,市值3.88万亿(截止5月21日)。但这说明所有持有腾讯股票的人账户里的钱加起来有3.88万亿吗?不一定!因为市值是按照当时的成交价格计算的,哪怕它在408元只成交了一股,那么今天腾讯的市值就以408元来计算,可能它的市值涨了好几百亿,而账户里可能只有几亿的股票。因此市值的涨跌取决于成交流动性,流动性越强,在“两优先”成交原则下,成交价格会不断变动,市值也会跟着涨跌。

至于盈亏,说白了就是随着股价不断变动,在成交的过程中你的钱进了对手方的口袋里,或者对方的钱进了你这里。但在股票市场,其实并不仅仅只是零和博弈,因为券商要佣金,国家要收税,所以也有一部分进了它们的口袋。

2、价格决定市值,价值决定盈亏。分析股价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面、消息面、技术指标。但本质上还是由人的心理决定。假设腾讯股票400元,你持有一手。比如现在有一个利好,大家纷纷看好腾讯。这时有人愿意花405元买腾讯,而你觉得差不多该获利了结,止盈点也是405元。OK,一拍即合,成交!这时腾讯的市值就从3.8万亿(95亿股本*400元成交价)涨到3.85万亿,因为股票已经值405元了。

那盈亏呢?你持有的400元腾讯股票,可能是上一家割肉卖的,也可能是获利了结卖的,但无论怎样你从他手中买过来,你的钱就进了他的口袋,即卖方。那么当你准备405元卖出时,这时有人花钱买你的股票,你的差价盈利就来自于花钱买你股票的那位,即买方。

那为什么说价值决定盈亏呢?因为股价不可能无限涨,也不可能无限跌,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腾讯、茅台再优秀,短期股价也不可能到1000、1w块,当然也不会是个位数,所以如果你买得股价足够高,市场觉得这家公司不值这个钱,那么你可能找不到买家,手中的股票卖不掉;相反,如果这家公司很有潜力且股价足够低,很多人都持股待涨,可能会有无股票可买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些都是在不考虑流动性的情况下,而实际情况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中总有那些“傻子”。

为什么会亏损,可能是你花的投研精力不够,亦或是运气不好等等。可市值,或者说财富为什么会蒸发,那是因为其本身根本就不是什么财富,只是人们对它的一种预期,镜花水月罢了。

作者:小白读财经

  • 亏的钱是持股人自己消费了,玩这么刺激的游戏要付费的

    回复  ⋅ 2条回复31 
  • 实话拾说 1年前

    去哪里了?一、上市公司上市时所圈的钱,二、印花税日年累月的抽成,三、券商反反复复收的交易费,股票如果与发行价齐平,持股的只亏税和费,如下跌就会亏得很惨!比如中石油,几乎都是亏的!

    回复27 
  • Asdbnlo 1年前

    钱都让上市公司,机构拿走了,卖出股票的人拿去了

    回复12 
  • 股价就是一个概念。如果明天开战 股价就会一分不值

    回复  ⋅ 2条回复18 
  • 被机构拿走了

    回复  ⋅ 1条回复17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上个月她终于开始投资股票了,到现在小赚了5千多块,她很兴奋,从来没想过赚钱这么容易,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她一个新手都赚钱了?究竟赚的谁的钱呢?谁又亏了呢?

    由于不理解市场运作机制,很多投资新手都有这样的困惑。其实,股市就是零和博弈,彼之所得必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也就是说,你赚了钱,必然有一个人亏了钱。

    假设股市里仅有一只股票,股票的背后是一家业绩稳步增长的企业,陆陆续续买入这只股票的人都选择不卖,等待企业创造利润进而分红,那么股价就会呈一条直线上涨。这是股价上涨最深层的因素、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股市永远不会以这种理想形态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专业技能的高低、甚至人的情绪等等,都会影响股价波动。当股价超过了其内在价值,就会有泡沫;当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就会有机会,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它的内在价值。

    终于把真相讲透了!你股市亏的钱都哪去了?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街上有一家苹果摊,5毛钱一个,没什么人买,生意甚是不好。有个投机客说帮老板销售苹果,不要一分钱报酬,老板很快就答应了。投机客先是买入大量苹果,再不断地给苹果涨价,从5毛到1块再到5块,还让自己的亲朋好友每天都来抢购苹果。

    大家都奇怪为什么苹果涨价这么快?投机客说这是高精尖概念苹果,以后还得涨,大家显然不信。投机客继续涨价,直到5毛钱的苹果涨到20元,而且苹果摊上的苹果越来越少(其实全进了投机客及其家人手里)。

    苹果的赚钱效应让大家都坐不住了,管它啥概念的苹果,反正用不了多少钱,先买一个再说吧,说不定还得涨呢。果不其然,一周后,苹果涨到了100块一个,由于苹果摊上的苹果卖完了,大家开始在投机客手里抢购苹果。

    终于,投机客囤的苹果在150块的时候也卖完了。这时,大家开始相互交易苹果,一个苹果被炒到200块钱一个,有个土豪就此价格收购了1000个苹果!闲来无事,土豪想尝尝这高价果,一口下去,苹果心都快烂了。于是他大闹苹果摊,说这根本就是个普通烂苹果,弄啥高精尖?

    土豪随即甩卖苹果,从200元降到50元居然都没人买!街上一片哗然,大家开始争相抛售苹果,恐慌之下苹果价格居然跌到了1分钱一个!这时有个制苹果干的人闻讯赶来,10块钱收购了土豪的1000个苹果,去掉500个坏的,算下来平均2分钱一个苹果,平常他收购苹果的成本都要2毛钱一个嘞!

    故事讲完了。

    故事里,究竟谁赚了,谁又亏了

    显然,老板5毛以上卖完了所有苹果,他是赚钱的。投机客将苹果炒到150元卖完了,他赚大了。土豪在200元买了1000个苹果,10块钱卖光所有,他亏大发了。而制苹果干的,他是最后发现“烂苹果”价值的人,以成本价的十分之一收购了苹果,因此他也是赚钱的。

    难道整个故事里只有土豪一个人亏了吗?当然不是。在苹果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手里苹果越多的人、浮盈越多,但是只有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而赚到差价的这部分人才是真正赚了钱(俗称“落袋为安”)。

    那么所有人都在赚钱,谁亏了呢?丸艺想说,其实那时候大部分亏损的人都还没出现,等到苹果价格开始下跌时,亏损的人才慢慢浮现,这时手里苹果越多的人、浮亏越大(俗称“套牢”),当他们低价卖出后(俗称“割肉”),亏损的人才一个个确定下来。

    不过就是博傻游戏.

    终于把真相讲透了!你股市亏的钱都哪去了?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这些人不会都是傻子吧?丸艺想说,其实这种游戏,每天都在资本市场上演。如果把这个故事里苹果理解成股票;老板理解成大股东;投机客理解成庄家、主力;土豪理解成高位接棒的最后一名傻子;制苹果干的理解成价值发现的抄底客。这时该明白了,光怪陆离的股票世界,其实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博傻游戏而已。

    所以啊,在2015年牛市里赚钱的人(注:大多是主力),一部分赚的是2013年之前“慢熊”里亏损的人的钱(注:大多是套牢户),还有一部分则是透支的2015年“股灾”中的钱(注:大多是博傻的散户)。

    股灾中所谓“蒸发”的钱,并不是真的蒸发了,它一部分已经进了上半场牛市获利人群的钱包,另一部分则等着进下一场牛市获利者的钱包。

    有人会说了,那我不割肉不就行了?只要不割肉就不是真正的亏损!有这种心理误区的朋友不在少数,这类人在股价下跌后,往往选择视而不见,不承认亏损,心想总会涨上去的。如果的确是一只好股,内在价值高于现在的价值,那么持有就是胜利;但如果这只股票是在38元时买的中国石化呢?至今已过去十年,解套之日依然遥遥无期,而这十年的资金时间成本又将如何计算呢?

    换言之,一只宠物失踪多年,因为心痛,所以用“失踪”来表述,但这就能代表它还活着吗?

    唉,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作者:金评媒

    继2月2日的“黑色星期五”之后,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在2月5日再度出现集体重挫。

    美国当地周二收盘,道琼斯指数大跌1175.21点,一度跌约1600点,创下美股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以4.1%跌幅,创下了2002年9月3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也是美国失去AAA债信评级以来的最大跌幅。

    在美股崩盘拖累下,今日开盘亚太股市就大跌,日本股市更是触发熔断。日股日经225指数开盘跌1.8%至22,267点,东京证交所MOTHERS指数期货触发熔断机制。

    先上一张全球股市大跌图:

    刚刚,全球股灾!一张图看懂你亏的钱都去哪了!

    受到美股大跌的影响,今日港股开盘即大跌超过1200点,开盘报31028点,比昨日收盘的32245点,下跌了3.8%,为近期港股最大的单日跌幅。

    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370.65点,跌3.35%,成交额3188亿。深成指收报10377.61点,跌4.23%,成交额2408亿。创业板收报1598.12点,跌5.34%,成交额614亿。行业板块几乎全线杀跌,仅有黄金股逆市走强,两市逾400只个股跌停,行情极为惨烈。

    刚刚,全球股灾!一张图看懂你亏的钱都去哪了!

    股市跌跌不休,你知道亏掉的钱去哪了吗?

    刚刚,全球股灾!一张图看懂你亏的钱都去哪了!

    小编准备发布杭州的长短租公寓资讯,如果你有房子待租的,欢迎私信我,免费帮你推送!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无良,缺德,添油加醋的媒体……

      回复  ⋅ 1条回复
    • 有赔就有赚,不然如何体现价值?!

      回复
    • 67050019 2年前

      还让不让好好过年了

      回复
      作者:金融新观点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927yj)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或者说股市上的钱是不是“蒸发”了。这其实有个误会。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种所谓“蒸发”,并非损失了真正的财富。

      股票是以钱来量化的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所谓估值就是基于预期的证券价格,其实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时,持股人只是浮亏。这种上涨或者下跌就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也就是估值变化。例如,你有一个古董,有专家称值10万元,过一段时间,有人说值100万元,你的财富(虚拟)增加了,但并没有人赔钱。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说只能值50万,你的财富(虚拟)减少了,但也没有人赚钱。这就是估值带来的价格变化,这个时候你说这钱哪去了?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钱”和股市里流动的资金搞混了。有人以为股票值多少钱,股市里就有同样数量的钱,当股票价值缩水20%,他们会觉得有等价于20%的钱也不见了。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所谓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拿一个苹果举例,你有一个苹果,今天苹果卖3元一个,明天降价卖2元一个,你的苹果还是苹果,但是从价值上,你损失了1元,这就是蒸发。

      比如大家通常会说这家企业“市值”100亿,其实是标价100亿,真实的价值并没有这么多。

      为什么会产生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报价机制是主要原因。市场把“最高报价”的重要性大大突出了,只要有很小量的高报价成交,就能把“市值”推高。如果真的要把市值100亿的股票全挂高价卖,那肯定无法全部成交。就算有足够的人接盘,那成交价格也会越来越低,最终导致成交总额远远不到100亿。

      股票是不会产生额外财富的。股市大跌市值减少对于货币量其实没有影响,钱实际并没有蒸发。总量并没有减少。

      股市上的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在好莱坞电影《华尔街》中,金融大鳄葛登杰奎(Gordon Gekko)有一句经典之言,道出了华尔街玩家的真谛:钱这种东西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只是从这个人的腰包,转到了另一个人的腰包而已。

      现在知道是谁赚走了你赔的钱了吗?

      A.上市公司股东(IPO、再融资)

      B.国家(印花税)和券商(佣金)

      C.部分市场操作者(获利盘)

      总的来说,从宏观层面来看,股市不存在钱蒸发的问题,而是资本的重新配置,能蒸发的只有虚拟的“市值”。

      总结一下, 如果你假设这个股市的参与者和资金量都是一定的,就是没有新股民进来,那么你赚的一定是别人亏的钱;但是这并不是实际情况,因此“赚的钱”非要找个由头的话,来源是新进入股市的资金。如果挣钱的人退出了股市,那么他挣的钱就真真正正落到囊中,否则都是纸上的数字而已。

      目前A股阶段买什么股票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更多更具体的投资干货知识分享,敬请关注越声研究,后面将会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图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1、股市导图总纲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2、K线基础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3、均线基础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4、切线基础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5、指标分析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6、统计分析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7、选股方法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8、板块轮动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如果看不清图片或有什么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927yj),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集合竞价”巨量高开意味着什么?

      所谓巨量高开是指当日第一笔交易以巨量大单高于昨日收盘价开盘成交的现象。巨量高开是一种特殊的盘面现象,量与价剧烈波动的背后是主力在积极操纵。

      高开有四档标准:

      第一档,寻常高开

      1、 高开幅度小于2%

      2、 高开回调不破当日开盘价,或者高开回调不破前日收盘价,至多只能稍稍击破前日收盘价

      实盘操作要领:符合上面两个条件的,个股波段涨幅小于25%的个股,如果也符合下期的巨量标准,可以待股价回调时跟进追涨。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二档,强势高开

      1、 高开幅度在2%—4%

      2、 股价回调不破当日开盘价、不破前日收盘价、不破均价线

      实盘操作要领:符合上面两个条件的,个股波段涨幅小于25%的个股,结合下期的巨量标准,待股价回调时可以跟进。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三档,超强高开

      1、 高开幅度4%—7%

      2、 股价回调不破前日收盘价、不破当日开盘价、不破分时均价线

      实盘操作要领:符合上面两个条件,如果个股波段涨幅小于25%,并且同时也符合下期的巨量标准,开盘直接跟进或待股价回调时买入。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四档,极强高开

      1、 高开幅度7%以上

      2、 股价回调不破当日开盘价、不破分时均价线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这四档高开标准,在临盘时当然高开越多越好,高开越多对后期趋势的影响越大,但临盘必须有巨量的配合,否则可能会成为主力诱多的牺牲品。

      巨量的标准划分为以下八个档次:

      第一档标准,流通盘小于3000万股,集合竞价成交量在600手以上,谓之巨量成交。

      这个地方和大家交待一下,由于中小板股票上市数量的增多,最近很多流通盘800多万股、1000多万股的股票都出现了,现在两市流通盘小于3000万股的股票有61只,这个数量以后会越来越多,这里面我发现了一些高成长性的好股票,眼下行情这些股票就是市场的热点。

      第二档标准,流通盘在3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8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三档标准,流通盘在6000万股——1亿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10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四档标准,流通盘在1亿股——2亿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15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五档标准,流通盘在2亿股——4亿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20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六档标准,流通盘在4亿股——6亿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2500手以上,谓之巨量。

      第七档标准,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6亿股——10亿股之间,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30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实战范例:

      当所有的股票都下跌的时候,你亏的钱去哪了呢?先把五个问题解决

      第八档标准,流通盘在10亿股以上的,早盘集合竞价成交量在6000手以上,谓之巨量。

      如何识别巨量高开的市场内涵和投资陷阱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所有的巨量高开都是机构操纵股价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处于分散状态,即使是提前获得利好消息,也不可能迅速协调到位而做出一致性的买卖行为。因此,巨量高开只能是大资金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谋操纵股价的结果。所有巨量高开,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实力机构在操纵开盘价。这就是它的市场内涵。

      第二,巨量高开的蕴含短线套利机会十分明显。巨量高开是非常震撼的操盘动作,技术特征明显,市场内涵丰富,对中小投资者和职业操盘手而言,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无论是从融资或做多还是融券或做空的角度来看,都需要高度重视。以做多为例,可以参考以下操作建议:

      1、如果股价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并且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此时可以考虑积极做多,或者融资买进。

      2、如果当天巨量高开属于空间位置低位,并且是强势特征明显,开盘量比巨大,直接跳空向上发起攻击,出现典型的攻击性特征,那么可以积极做多或者融资买进。

      3、如果符合前面两条,而且大盘环境处于平衡市或牛市环境中,则坚决选择做多。反之,则选择融券卖出或者坚决做空。

      第三,巨量高开既是机会,也有可能是陷阱。通常情况下,对于多头投资者而言,如果短时间内股价涨幅已经十分巨大,此时出现巨量高开,往往是多头陷阱。反之,如果股价短期内无理由大幅度暴跌,跌幅十分巨大,此时,出现巨量高开,则往往是空头陷阱。这时候,需要细细甄别,切不可随意操作。

      集合竞价跌停什么意思

      1、制造恐慌

      集合竞价阶段主力如果通过集合竞价进行跌停试盘,那么必定会造成场内投资者恐慌,如果配合着股价的低开,那么基本上开盘后的15分钟内股价都会呈现出放量杀跌的走势。如果主力要想进行短时间内的暴跌股票洗盘,那么在集合竞价进行跌停试盘就是非常有用的洗盘手段之一,此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投资者造成心理上超强的施压。

      2、对股票场中是否还有其他资金潜伏进行测试

      作为股票主力,决定在进入一只股票之前,一般会对股票的资金进行相关的测试,而且集合竞价是最好的方式了,如果有其他的股票机构,那么集合竞价会有影响,所以会对股价进行一定的拉升。

      3、对股价关键支撑位测试

      主力在集合竞价阶段直接以跌停价位打压股价可以起到快速测试该股下方的关键支撑位的承接力度,从而避免了再盘中花费大量的股票筹码打压股价进行关键位置的测试,这些筹码不仅很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并且很可能引起市场中其他资金的注意与主力争夺场内其余筹码,在主力尚未做好准备前就将股价提前拉升,影响主力的操盘计划。

      二、集合竞价跌停试盘后市如何

      集合竞价跌停试盘后市走势往往要根据当天试盘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当天股价在集合竞价阶段触及跌停板后如果没有出现强有力的大单对股价进行拉抬或散单数量寥寥,那么说明股价下方的支撑力度并不太强,主力如果在此价位贸然拉升很可能会造成启动失败,所以主力通常会在此后进行一波强势洗盘并夯实底部,确保此处是股价后期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后期调整时的关键点位。

      如果在集合竞价跌停试盘时有许多散单入场参与竞价,股价在此后缓缓向上推进,那么股票主力会在临近开盘时将集合竞价的单子撤回,股价恢复原状,当天盘中通常会有一波拉升,股价近期内有望启动,后市可期,这也是一个利用集合竞价抓大黑马的技巧之一。

      交易虽然只有买卖两个动作,但却变化无穷。入手点决定持仓心态,每次出手前都要自查内心,是否心静淡然。

      人的贪婪永无止境,这在一段上涨的末期尤为明显,获利50%翻倍都不够,心态膨胀,幻想一年几倍几十倍,即使心有感应风险却不顾,最终往往容易高位诱惑而入,转而套牢,漫长熊途中浪费时间亏损心态。

      交易看似机会繁多,顺境时财源滚滚,但其实其中暗藏各种陷阱,由盈转亏只是瞬间之事。所以预设盈利预期很为关键,如每年主做春季行情,盈利20%-30%就达标,剩下的只是锦上添花,那么获取基本收益后便会心态淡然,心有风险感应时就会多做观望或是闭盘不看。知足常乐者往往事半功倍,好高骛远则易欲速不达,劳心劳力。

      交易的复盘其实更多在于自省,对自身心态的察觉和调整,入手点决定持仓心态,切记。

      很多人不知道顺势而为,总寄希望于人,股市有涨有跌,不学习的话最好不要进这个赌场 。

      一波上涨一波新,每次看到高位的大换手,就看见了一次巨大的财富转移。

      新手炒股买时盲目,有时可能几分钟就下单买入,然后心随股动,套牢后各种情绪翻涌,最后可能在跌至底部时实在承受不住内心的波动而砍在最低位。最开始的精力涣散,导致了精力都消耗在了后期的套牢。

      投机投资,都应该先定大势,预计有大机会时,研行业,选个股,然后凝神等待最佳的出击时刻,的确有如猛兽捕猎。一击必杀,则能保证浮盈在手,后期便可心态淡然了,出手时心态也悠然。

      股市最大的两个误区,就是踏空,套牢,忘掉这两个词,基本上水平就能提高一个段位。股票界从没有这两个词汇,因为还在用这两个词的人基本上都被市场消灭了。

      心有踏空之人,明知风险却左右摇摆,心不静出手就败了一半。市场永动不息,机会永远存在,抓住确定性的机会,才能稳步增长,实现复利。

      套牢,其实是对已有损失的一种心理回避,当下的市值才是真正的结果,接受错误接受当下的结果,心静才能清明,才能明晰后面的对策。

      凡事都讲究造势与顺势,和平时期没有名将,战争时期没有文臣,所谓人杰自古以来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懂得顺势并且能够做到顺势的宠儿,人生立世,无怪乎吃,喝,做,做事与做人都必须要在一定的范畴与规则之内才有可能发掘出最大的生命价值。

      价格是趋势的代表,或者说是外在表现,顺应价格的方向就是顺应趋势的方向,对大多数交易者来说,不是害怕趋势,而是恐高,因为价格太高而不敢追高,宁肯捡一只便宜的垃圾股,并美其名曰发掘价值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当你向市场示弱的时候,往往就是市场对你示强的时候,尽管其实市场本身比较简单而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研究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投资快报 2019-11-23 16:05:43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蒸发”的财富都去哪了?先来看一个“卖西瓜”的故事

      假设A村只生产西瓜,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村民们把家家户户种的西瓜拿去卖,假设每月产出1000斤,2元一斤,整个村的西瓜产值就是2000块。一转眼夏天快到了,集市上买西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西瓜供不应求。

      这时有一位老板小白瞅准了商机,以2.5元的价格收购了A村的1000斤西瓜,再在集市上倒卖。此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2500块。但是天气越来越热,有一家饮料公司看中了A村的西瓜,以3元的价格收购,把西瓜制成饮料。村民当然不傻,有更高的收购价,肯定都把西瓜往饮料公司送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3000块。

      你看,A村还是A村,西瓜还是1000斤,产值却从2000变成了3000。咱们继续。

      这时天气转凉,但为了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高价收购,村民依然在大量的种西瓜。可未曾想到,饮料公司效益不好,西瓜饮料滞销,由原来每月收购1000斤骤降至200斤。这下急坏了村民了,那剩下的800斤咋办呢?自己又吃不完,送人别人又不要,只能自己拿去集市上卖。但是天气转凉,买西瓜的人很少,无奈只能降价,夏天卖2块一斤的西瓜,现在卖1.5元勉强清仓。

      不料,饮料公司采购员在一次偶然逛集市的时候发现竟然还有1.5元一斤的西瓜,于是立刻停止采购,并讨价还价:人家市场上西瓜都1.5块了,你们A村的3块收购价,太贵了。看在咱们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我也不压价,我以1.4元/斤的价格继续收购,怎么样?

      村民听了很无奈,知道好日子到头了,可是想到虽然少赚1毛,但不用自己挑着扁担累死累活赶集市,也就算了,接受了这个价。于是,原来3块一斤的西瓜,一下子变成了1.4块,产值(按1000斤计算)也从3000元掉到了1400元。

      但更惨的还在后面。从3块到1.4块,有人心里落差很大,感觉不划算,决定不种瓜了,出去打工算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量开始减少,由原先的1000斤减至500斤,再到100斤。此时天气已经很凉了,西瓜基本没人买了,供应的减少并没有给西瓜涨价的理由。而这时100斤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采购量,产值也跌至140元。最终,饮料公司终止了与A村的采购协议,剩下的西瓜都烂在地里,别说140块,一分钱都不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产值)都是虚拟的,是由价格表现出来的。有人愿意以2块的价格买,那么你的资产(西瓜)就值2块,没人愿意买,那就分文不值。同理,买股票都是买预期,股价也是反映未来市场表现的晴雨表。当一家公司或一个市场未来的基本面并不被看好时,它的股票或资产就会遭到抛售,而市场的财富也像“蒸发”了一样,凭空消失了。

      每个人来股市投资都只有一个目的:赚钱。

      而结果是大多数散户都亏损连连。为什么?因为在股票市场,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会被放大到极致:涨了贪婪——不舍得卖;跌了恐惧——不敢去买。没有系统的选股分析方法,更没有克制人性的规则和纪律,那自然就不会有好的收益。今天看到了一则和尚炒股赚钱的小故事,很有感悟,分享给大家。

      话说一个和尚来股市做投资:市场一片大好,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人们都在抢购,生怕慢一步就买不到筹码。和尚悲天悯人:我不施舍谁施舍?于是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结果市场见顶回落快速杀跌,和尚因此躲过了一场大跌。之后市场一路继续下行,许多股价都被拦腰斩断,很多股民都套牢严重,并且出现恐慌性抛售,和尚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又生怜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你们不要了就给我吧。结果反到买在了最低点,接着市场见底后强劲反弹,和尚赚的盆满钵溢。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滑稽,想赚钱的铩羽而归,不想赚钱的却收益颇非。但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时:这其中却道出了股市投资的根本。股市中一红一绿的K线除了记录股价涨跌的信息之外,更是投资者所有心理变化的影射。市场上涨时,散户怕踏空想获得更多的收益,故追价而入,即便有不错的利润也会因为贪婪而不舍得卖出,结果转赢为亏;市场下跌时,散户怕跌的更多资金继续亏损,因为害怕恐惧而无奈的抛出手中筹码,结果后市大涨。这样的结局在大多数散户身上不断的上演,而致使亏损最大的因素就是靠贪婪和恐惧在股市操作。而和尚能炒股获利,却正是因为他的心态超越了人性的不足,在大家都贪婪的时候,他勇于舍弃;在大家都恐惧的时候,他敢于出手。没错,炒股是和人性的一种较量。

      拥有好的心态是在股市赢得利润所必须的,好的心态 好的规则 好的技术=长期稳健的获利,,若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心态方面的知识可点击投资心理分析栏目进入学习。希望每个散户在认真学习的东西,建立自己的操作规则,学习佛家的智慧,在股市实战买卖中,去克服心性,涨时不贪——该卖则卖,跌时不惧——该买则买,从容淡定的在股市获利。

      要跟踪主力去赚取收益,就必须要了解主力常规的操作手法。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解决问题(解决怎么亏损,解决怎么赢利),却唯独忽视了是什么造成了亏损,是什么造成了赢利,用在交易市场中就是是什么造成了市场的弱势,是什么造成了市场的强势,面对价格的无序波动,再复杂的走势也会隐藏着资金流动留下的痕迹,这条痕迹往往就是可以观察市场的主线,价格终归是要靠资金来推动的,即使资金的流动不是万能的,但是确实最具体和最清晰的,寻找这条主线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交易逻辑的过程

      主力达到高控盘 股价将扶摇直上 一旦发现大胆买进

      在主力操盘的过程中,主力通常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建仓期,搜集到足够的筹码;当主力搜集到足够的筹码的时候,此时,主力对股价便产生了控盘能力;随着主力对股价控盘能力上升,筹码逐渐集中,股价也随着抬高,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搭上主力的顺风车,跟着获利。那么,本篇文章就是致力于挖掘主力控盘型强势股,把握跟随主力的时机,从而让主力为我们打工。

      一、主力控盘类型

      1、突然拉高或打压造成股价阶段放量,剧烈震荡进行吸筹,快速打压洗盘、V形反转、拉升。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2、放巨量缓慢推高、高位横盘、直接拉升。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3、对低位的放量震荡,推高建仓。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4、放量走出波段形态的上升通道、砸盘破位、缩量做底、拉升。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5、放量震荡推高、较为深幅的下跌调整、做W底、拉升。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一般具备了以下四个特征之一就可初步判断庄家筹码锁定,建仓已进入尾声:

      1、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

      2、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

      3、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

      4、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价位。

      二、主力控盘案例图解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1、为了达到快速建仓的目的,主力快速推高股价,利用获利筹码的出局顺势打压。

      2、股价在前期被放量拉起后,吸引了市场短线投资者参与其中,K线形态剧烈震荡,走出了不符合常规思维惯性的形态,目的之一就是造成短线资金的巨大心理压力,迫其选择出局,以达到主力增持筹码的目的。

      3、在剧烈的震荡之后,持股者大量出局,股价缺少继续下跌的动力,主力只有顺势推高股价至高位,使部分筹码获利出局,并借机打压股价形成高点。又在后期形成明显的短期头部时,中线持股者才被迫离场。

      4、直到发现筹码稳定性高了 ,自己的仓位成本也降低了,公司的故事和政策也配合了,拉抬的时机已经成熟。翻倍之旅就成型了,且绝不止一倍,遇上牛市数倍。量也不用那么大了,因为筹码稳定,且多数都被收集到一起了。

      这里的要诀:震荡幅度越大,跨度越大,空间越大

      切记:这些低位放量的 不是高送后除权的 否则量为不真 一定要低位放量的放巨量

      看透主力资金动向选股公式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TJ1:=REF(CROSS(MA(C,5),C),1) AND CROSS(C,MA(C,5));

      TJ2:=REF(CROSS(MA(C,10),C),1) AND CROSS(C,MA(C,10));

      TJ3:=REF(CROSS(MA(C,20),C),1) AND CROSS(C,MA(C,20));

      TJ4:=TJ1 OR TJ2 OR TJ3;

      TJ5:=REF(C,2)/REF(C,1)>=1.045 AND REF(C,1)1.09 AND C=H AND TJ4;

      A:=(3*C L O H)/6;

      X:=(20*A 19*REF(A,1) 18*REF(A,2) 17*REF(A,3) 16*REF(A,4) 15*REF(A,5)

      14*REF(A,6) 13*REF(A,7) 12*REF(A,8) 11*REF(A,9) 10*REF(A,10) 9*REF(A,11) 8*REF(A,12)

      7*REF(A,13) 6*REF(A,14) 5*REF(A,15) 4*REF(A,16) 3*REF(A,17) 2*REF(A,18)

      REF(A,20))/210;

      中线:=EMA(X,13);

      KKA:=EMA(C,5);

      KKB:=EMA(KKA,8);

      KKC:=EMA(KKB,13);

      长线1:=EMA(KKC,50);

      KAAA3:=REF(C,1)中线;

      KBBB3:=C/REF(C,1)>1 0.01*9.00;

      KCCC3:=中线/长线1<1 0.01*20.00;

      KAAA3 AND KBBB3 AND KCCC3 AND TJ5;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的操作技巧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最重要的投资情报和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干货源源不断!

      筹码图上规避主力陷阱

      一只股票的涨涨跌跌,原本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但由于主力机构的介人,这些运行规律便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主力机构介入的目的无非是赚钱,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会发现在股票运行过程中主力刻意为达目的而设下的一个个筹码陷阱。

      一、上涨途中的大阴线

      大阴线突然出现在上涨途中的单峰密集区,此时经过上涨,下方积累了一定的获得筹码,有兑现获利的需求,主力便借机洗盘,股价下挫,上涨行情受阻。但单峰密集形态未改变,说明后市仍会上涨,只不过是略事休整,主力借机吸到更多的低价筹码。比如,伟星新材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随后几日,股价出现短短数个交易日的调整,主力借机吸筹,使得成交量未减,股票很快重拾涨势,股价回调反而成为全仓跟进的买点。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看盘要点:

      (1)上涨途中一旦发现有大阴线出现,只要成交量不过于大,哪怕股价跌幅较深,也不要被主力做出的假象所迷惑而卖出股票,反而应当在随后的回调时全仓买入。

      (2)如此大阴线出现时,筹码的单峰形态已发生改变,变为多峰,发散,大阴线的出现反而成了短线操盘的卖点。

      二、单峰高耸:拉高出货的假突破

      很多时候,主力为了出货,会摆出一种气势汹汹的势头,在低位股价突然拔地而起,并以中阳甚至涨停板的形式出现,同时筹码呈现单峰密集形态,成交量也放大了许多,大有就此突破前期高点而一路上涨的趋势,但实际上,这只是主力借机出货所故意设的一种陷阱,是在诱多。例如,方兴科技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然而,第二个交易日,该股便开始下跌股价从29元多一路跌至了19元多。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看盘要点:

      (1)判断一只股票是不是启动,筹码的单峰密集是一方面,只有出现在低位才有效,若是出现在高位,反而不但不会涨,还会跌,哪怕接连拉出几个涨停,主力正好可以借机拉高派发。

      (2)这一形态出现时,往往会爆出超出之前几倍的成交量,过大的量并非会量价齐升,反而会过量而适得其反。

      (3)这种急拉的状态出现后,应当在主力拉升时便选择出货,而不是等股价跌了再跑,就已经来不及了。

      三、低位单峰变多峰:抢权路上的假涨停

      有些股票的拉升,主力是借助高送转来完成出货的,实施高送转后,股票一路涨停,大有快速填权的样子,筹码形态也形成低位单峰密集,但随着一路拉升,股价行至中途却没了动力,主力反手出起货来,筹码形态也快速变成多峰散乱的形态。例如,二三四五。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高送转前的二三四五一直是计算机行业的热门股,股价很快从40多元一路上涨到了110多元,实施高送转后,再次出现了涨停,并接连在巨大成交量之下,很快又以接连涨停的方式上涨到了80多元,但随后便出现快速下跌,筹码形态也变成了多峰形态,并快速向上移动,主力拉升此时明显显示出是在拉高出货,填权行情天折。

      用一个卖瓜的故事讲透股市本质: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看懂此文,不再被主力血洗出局

      看盘要点:

      (1)很多散户都十分信服高送转填权行情,尤其是在牛中的高成长个股,但即使业绩暴涨,股价若涨幅过大,不要对其高送转后报太大希望。

      (2)高送转后的单峰密集上涨90%以上属于假突破,尤其是接连爆出巨量的涨停,一旦发现筹码向上移动,并很快演变为多峰,则说明筹码松动,应及早出局,避免落入主力因此而故意设下的陷阱,遭受巨大损失。

      股价下挫时,散户们要怎样去面对呢?

      一、不要盲目杀跌。在股市暴跌中不计成本的盲目斩仓,是不明智的。止损应该选择目前浅套、而且后市反弹上升空间不大的个股进行,对于目前下跌过急的个股,不妨等待其出现反弹后再择机卖出。

      二、不要急于挽回损失。在暴跌市中我们往往被套严重,帐面损失巨大,有的投资者急于挽回损失,随意的增加操作频率,或投入更多的资金.这种做法不仅是徒劳的,还会加重亏损程度。在大势较弱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减少操作频率,静等大势转暖再进入相对安全可靠。

      三、不要急于抢反弹。特别是在跌势未尽的行情里,抢反弹如同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再次引火烧身。以静制动,等待时机的转暖。

      四、不要过于后悔。后悔心理常常会使投资者陷入一种连续操作失误的恶性循环中,所以我们投资者要尽快摆脱懊悔的心理,总结经验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争取在以后操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

      五、不要过度急噪和恐慌。在暴跌市中,有些新股民中易出现自暴自弃的状况,记住我们多么的生气和抱怨,过一段时间都会平息下来。资金账户出现亏损,也难弥补回来。所以,投资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拿自己的资金帐户出气。在股市中,有涨就有跌,有快就有慢,这是非常自然的规律,认清这一条,只要股市存在,股票就不会永远跌下去,毕竟最终会有涨回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总结经验,研究并精选个股,踏准市场的节拍,做到不贪婪不恐惧,待行情转好时,抓住机会,以弥补过去的损失。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情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谢谢分享给你点赞了[赞][赞][赞]主力控盘类型到底有多少种???拜托列举全部!

        回复
      • 全部给赌场交税了

        回复
      • 利润从哪来?通过计么形式创造了高利润?不就是从别人兜里高位套过来了,就看谁套谁被套了,交税参于的赌博

        回复
      • 8618626415363 1月前

        什么情况?叫人在家超股?

        回复
    • 股民亏掉的钱都去哪了?

      原创 小丫投资笔记 2020-03-26 10:42:07


      股民亏掉的钱都去哪了?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

      全球股市跌跌不休,从2月19-3月16,不到一个月时间美股就蒸发了15.43万亿美元(约百万亿人民币),连巴菲特的股票组合在这期间也蒸发了800多亿美元,不少人都很好奇:究竟是谁把这些钱赚走了呢?

      其实股市里蒸发的钱和我们真金白银投进去却赔掉的钱,是不一样的,蒸发百万亿,不等同于股民真的亏掉了百万亿的钱。

      我们先正确理解下“钱”的用处:

      用处一:直接拿来交易,比如我们拿100元买一件衣服,这100元是我们真实付出的,体现的就是钱的交易属性。

      用处二:衡量商品价值,比如某款衣服在店铺A标价100元,店铺B标价120元,但我们没有购买,这里的“钱”就是拿来量化产品价值的。

      两个用处的核心分别是“花了多少钱”和“值多少钱”,意义是不一样的。

      放在股票市场其实同理,股民投入的钱不等于股票市值,股票的价格依托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价值,还有就是股民对它的期望值。

      举个例子:

      假设经营企业的A发行了一只股票,发行价1元,共500股,那么A就拥有500元市值的资产。市场有B和C、D三位股民,分别持有1000元的现金。

      整体资本总量为3000元现金 500元市值的股票。

      (1)股民B看好A企业的未来价值,愿意以每股1.2元向A购买全部股票,那么:

      A拥有现金600元(每股1.2元全部卖给B)

      B拥有现金400元 市值600元的股票

      C拥有现金1000元(无操作)

      D拥有现金1000元(无操作)

      这时候整体资本就变成了3000元的现金 600元市值的股票。

      现金不变,股价涨了20%,总市值600元,增加的100元其实是“虚拟资本”,是B对股票未来价值的预期,而不是A企业真正通过经营创造出来的盈利。

      (2)如果A的企业亏损,B决定割肉以0.8元每股的价格全部卖掉,而C认为A未来仍有发展潜力愿意买入,那么:

      A拥有现金600元(每股1.2元卖给B)

      B拥有现金400元 现金400元(每股0.8元全部卖给C)

      C拥有现金600元 市值400元的股票

      D拥有现金1000元(无操作)

      这时候整体资本就变成了3000元现金 400元市值的股票。

      现金总量不变,股票市值蒸发200元(600元-400元)。

      如果C再以1元的价格把股票全部卖给D,那么:

      A拥有现金600元(每股1.2元卖给B)

      B拥有现金400元 现金400元(每股0.8元全部卖给C)

      C拥有现金600元 现金500元(每股1元全部卖给D)

      D拥有现金500元 市值500元的股票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股票蒸发的市值其实是虚拟资本的减少,而不是现金总量的减少。在股价涨跌的过程中,现金在A、B、C、D之间流动并重新分配,有人赚有人亏。

      在真实的股票交易中,股民(比如B)亏掉的钱有几个去处:

      (1)上市公司高位减持,比如A

      (2)低位进高位卖的,比如C

      (3)券商收取的交易费和国家收取的印花税等

      而且大部分股票由上市公司持有,真正流通的占少部分,散户却是这些流通股的主要投资者,不具备成本优势,也不像券商那样可以旱涝保收。如果上市公司高位减持,就能赚走大头,散户要赚钱往往要依靠低吸高抛。

      股民亏掉的钱都去哪了?

      图:国金证券

      但除了少数心态好的炒股高手能成功逃顶,绝大多数散户都是接盘的那个。

      散户的本金少,也容易恐慌,追涨杀跌。真正遇到市场大跌时要么被吓到了不敢进场或割肉离场,要么就是手里的钱不够了没法继续补仓,很难获得低成本价。

      所以,小散要从股市里赚到钱确实不容易,股市一赚二平七亏不是没有道理的。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股票9999 6天前

        太复杂了,非常简单,你把钱变成了股票,别人把股票变成了💰,就这么简单

        回复  ⋅ 1条回复
      相关推荐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原创 坤鹏论 2019-02-15 13:03:59

      如果不计算税费和交易成本,同一个市场中,所有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总额,等于所有股民持有股票所花出去的成本总额。不管股价上涨还是下跌,这个等式永远成立。

      ——坤鹏论

      股市里股民亏的钱都去哪儿了?

      到底是谁赚走了股民大把的血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众多股民心中,但深究起来,似乎连很多专家都无法讲清楚,或是自圆其说。

      在众多说法中,一个比较被认同的观点是:蒸发了!

      虽然,货币似水,但水蒸发了,最终还会变成雨、雪返回人间。

      难道大家辛辛苦苦挣的钱这么说没就没了?

      能量还有个守恒定律,难道这股市里的人民币还不如水?

      坤鹏论为了写这篇文章,认真研究了很长时间,发现大多数人对股市的理解都是:

      错!错!错!

      大错特错!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很多人都想靠股市创造财富,以便自己能够快速暴富。

      坤鹏论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股市确实就是个零和博弈的平台,它既不创造财富也不消灭财富。

      股市做的就是财富转移,将钱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在转移过程中既不会让财富增加,也不会让财富减少。

      能量守恒定律在股市中同样适用。

      我们以手里持有的现金总量计算损益,花出去的钱计算为亏损,收回来的钱计算为收入。

      收入-亏损=实际的利润

      比如买了1万元股票,当你手里股票没有卖出时,不管现在股价如何,你实际花出去的是1万元,手里现金少了1万,所以计1万元亏损。

      当你把股票卖出去,换成现金时,手里的现金多了,我们计算为收入。

      比如刚才1万元买的股票你1.4万元给卖了,那这1.4万就是收入。

      这样算下来,你在这次交易过程中的利润是1.4万-1万=4000元。

      同理,如果这些股票你是以8000元卖的,那这次交易的利润就是:8000-10000=-2000,手里的现金少了2000元,实际亏损2000元。

      在解释“钱去哪了”之前,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股价不等于现金!

      股价不等于现金!

      股价不等于现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当前股价当成实际现金所得。

      这就跟那么吹捧投资人的文章一样,非把人家的账面财富当成真金白银来忽悠大众。

      比如一只股票你在20元/股时购买了1000股,现在股价涨到30元/股,你手里的股票由2万元变成3万元,在不计算各种税费的情况下,浮盈1万元。

      很多人会把这浮盈的1万元当成是自己已经挣到手的钱,毕竟只要卖出就是现金,并且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卖出变现。

      坤鹏论有个朋友,代一位好友炒股。

      他把原本10万元本金炒到15万,不过后来又跌了,剩11万时及时止损,他的好友居然和他急了。

      原因是这位好友认为自己亏了4万。

      本来好好的朋友绝交,从此成路人。

      自此,坤鹏论的朋友再也不帮别人炒股了。

      所以,坤鹏论一直坚持不荐股,更不代别人做股票投资,和朋友过事,最好别产生金钱上的关系,在金钱面前,很少有东西可以经得住考验。

      其实,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小学生,他们往往会立即给出正确答案,但人越长大,心越不单纯,人性越贪婪,最后贪婪到连小学生都能算明白的账,都算不明白了。

      前面提到的那位好友,他错误地把浮盈的那部分当成是自己的钱了。

      钱这种东西,只有实实在在地落进自己的口袋,那才叫自己的钱。

      上市公司估值=股票价格x股本数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公式,简单明了。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股本数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能影响到公司估值的只有股票价格这一个变量。

      但是,坤鹏论要和大家强调的是,公司估值并不等同于有人真出了这么多钱买过这家公司,所以才叫“估值”——估计的价值,只是以当前估值对应的股价有了一笔交易。

      这一笔交易可以是1万股,也可以是100股,但绝不可能是公司的所有股份。

      我们再来个例子,甲公司股本数是1万股,现在每股50元钱,算下来甲公司的估值是50万元。

      A持有甲公司1000股,价值5万元。市场向好,但A缺钱,所以把其中100股以60元/股卖给了B,B花了6000元现金得到了100股甲公司的股票。这时候甲公司的估值就变成了60元x1万股=60万元。

      B只花了6000元就让甲公司估值涨了10万。

      A仍然缺钱,所以还要卖股票,但这时候市场不好,60元/股没人买,甚至50元/股也没人买,于是A将价格调到40元/股,C愿意接手100股。

      这样甲公司的股价变成了40元/股,公司估值变成了40元/股x1万股=40万。

      C花了4000元让甲公司估值降了20万。于是我们说甲公司估值蒸发了20万。

      但这20万是实际的真金白银损失么?

      并不是!

      因为并没有人损失20万。

      所以,有媒体说2018年中国A股蒸发了十几万亿,实际上并没有人损失这么多钱,这只是以最高点成交价计算估值的一种数学模型,损失是肯定的,但绝没有这么多。

      真相一:钱进了上市公司兜里

      企业争着抢着要IPO上市,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人绝对是无利不起早,因为每个成功IPO的企业都能从股市中圈得一大笔钱。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这些钱都是股民实实在在从兜里掏出来的钱。

      这些钱给到上市企业后,也将从股市中消失。

      道理很简单,企业圈到钱以后会入到自己公司的账上,用于企业研发、业务开拓、高管福利等,但肯定不会用于炒股。

      所以这部分钱实际上是从股市中被抽走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

      IPO是这样,增发同样是这个道理。

      上市公司从股民手里拿走了绝大部分钱。

      所以当股民从上市公司手里拿到股票的时候,就已经是亏了钱了。

      因为你付出去了实际的现金,却只拿回了一纸股票,现在连纸都没有了,都数字化了,你因为没有拿回来现金,所以这就是亏损。

      上市公司募集多少资金,股民就亏多少钱。

      因此,只要有公司IPO或者其他形式的成功募资,他融多少钱,就意味着股民亏了同样多的钱,而这个钱是进了上市公司口袋里。

      股市是输家的游戏,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因为从一开始,市场中就被抽走了一大笔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股票下跌的时候没有人盈利,因为大家的钱早已进了上市公司口袋。

      天然的,股民就已经是亏钱状态了,用钱换了股票。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看把这些亏损转嫁给谁了。

      如果能高于自己的成本价成功转嫁出去,那自己就能挣钱。

      如果不能,那自己就亏钱。

      炒股的过程就是转嫁亏损的过程,用高大上的名言叫:财富转移。

      当然上市公司肯定不会承认他的股票一文不值,而是会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叫“未来收益预期”。你买了他的股票,就享有该公司“未来收益预期”。

      看你愿意为这个“未来收益预期”掏多少人民币?

      在这里坤鹏论提一个自己的观点:

      如果不计算税费和交易成本,同一个市场中,所有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总额,等于所有股民持有股票所花出去的成本总额。

      不管股价上涨还是下跌,这个等式永远成立。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上市公司,包括公司主体本身,也包括能够以极低成本或者无成本获得公司股票的董、监、高等。他们获得股票没有成本,所以只要卖出去,就挣到了实实在在的现金。而这部分现金也是股民亏的钱。

      真相二:钱进了少数低成本持股者兜里

      既然钱都进了上市公司兜里,为什么还会有少数股民挣钱呢?

      在前面的部分坤鹏论就强调过,股市中的资金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有人挣钱就意味着有人亏钱,这是零和博弈。

      当你10元/股买了1000股的股票,以20元/股全部清仓时,到手2万元。但其中有1万是你之前付出去的成本,是亏了的钱。现在以20元/股收回来。每股盈利10元,共计盈利1万元,这是实实在在到手的现金。

      这些钱,是以20元/股从你手里买走股票的人支付给你的。他为此支付了20元/股的成本,所以他现在亏损2万元。

      我们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1:

      上市公司以10元/股成功发行1万股,被股民A购买了。假设股票自上市后直线上涨,从没有任何下跌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股民A付出了10万元现金,被上市公司拿走了,股民A亏损10万元。

      随着股价不断上涨,股民A想套利退出。在15元/股时他将1000股卖给了股民B、在20元/股时又将2000股卖给了股民C、在30元/股时接着将3000股卖给了股民D。

      这时候股民A手里收回了一部分现金:

      1000股x15元/股 2000股x20元/股 3000股x30元/股=145000元

      收入145000,之前从上市公司手里购买股票成本是100000,所以股民A盈利45000。

      股民A收回的这些现金,分别是股民B、C、D实际支付给他的。

      股民B亏损:1000股x15元/股=15000元

      股民C亏损:2000股x20元/股=40000元

      股民D亏损:3000股x30元/股=90000元

      从股民B、C、D实际支出的成本可以看出,他们共计支出了145000元现金。其中10万元填补了上市公司从股民A手里拿走的现金,45000成为股民A的盈利。

      所以你从市场中挣的钱,是填补完上市公司融资空缺后,别人亏的钱。

      可能有人会产生质疑,牛市的时候也没挣到钱呀。

      那是因为你在这支股票里充当的是股民A,但在另一支股票里却充当了股民B、C、D,将从一支股票里挣的钱通过另一支股票又亏出去了。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例2:

      上市公司以10元/股成功发行1万股,被股民A购买了。但股票自上市后直线下跌,从没有任何上扬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股民A付出了10万元现金,被上市公司拿走了,所以股民A亏损10万元。

      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股民A不断减持,股民B在8元/股时从A手里买了1000股、股民C在6元/股时从A手里买了2000股、股民D在4元/股时从A手里买了1000股。

      这时候股民A手里收回了一部分现金:1000股x8元/股 2000股x6元/股 1000股x4元/股,共计24000元。

      仍然亏损76000元。

      股民A收回的这些现金,分别是股民B、C、D实际支付给他的。

      股民B亏损:1000股x8元/股=8000元

      股民C亏损:2000股x6元/股=12000元

      股民D亏损:1000股x4元/股=4000元

      所有股民亏损额总计仍然是10万元不变,区别只在于最初亏损是由股民A自己承担,现在变成了由股民A、B、C、D共同承担。而他们亏损的钱,正是被上市公司拿走的10万元,不多也不少。

      财富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是从股民A、B、C、D手里转移到上市公司手里了。

      市场大跌的时候没有人盈利是说得通的,因为大家都在帮股民A填补上市公司从市场中抽走的亏空。其他股民不断加仓购买股票投入的现金,是在无形中帮助早期亏损更多的股民分担一部分亏损而已。亏空没有填补完,哪来的盈利?

      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两个股市投资的真理: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早期进入的股民获益最大。

      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越晚进入市场,损失会越小。

      但市场行情不会像这两个例子一样极端,总是会有涨涨跌跌,所以我们无法明确分清这里的股民A、B、C、D倒底是谁。

      但总而言之,受益最大的,一定是持股成本最低的。

      而这也符合商业的基本之道,成本越低,毛利越高,因为:

      毛利=销售收入-商品原进价

      所以,大道永远是致简的,凡是非要搞得很复杂的,一是根本不懂的,二是大骗子。

      回头看人家巴菲特买股如同买商品的说法,真的是精辟!

      上市公司和能够获得股票激励的高管,因为持股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他们才是股市最大受益方,其次是低成本持股的股民(包括机构)。


      坤鹏论:股市里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其实还有真相三,券商和税务局也在其中抽走了一大笔钱。

      不过限于本文已经四千多字,坤鹏论准备把真相三单独写篇文章,让各位老铁可以对交易成本有更清晰的认识。所以真相三就留着下回分解吧。

      既然股市中的资金也讲究能量守恒,被抽走资金形成的亏空当然只能由股民来承担,所以大部分股民亏钱也就说得通了。

      对于股民而言,盈利只是少数,亏钱才是最终的归宿。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愿意分红的公司,不管目的是什么,他们至少用实际行动把真金白银重新投入到股市中。

      公司分红付出了实实在在的现金,各位股东拿到手的也是现金,而非“估值”这种虚无缥缈的数字。

      写至此处,坤鹏论突然发现,貌似并没有谁认真去研究一下股市的运作机制,对于“股市亏的钱都到哪了?”这个问题大都只是泛泛而谈。

      还有专家认为,股票也是有价值的,所以在计算“股市里的钱都到哪了?”的时候不应该忽略股票自身的价值。

      对于这个观点,坤鹏论不置可否。

      还是去学学哲学吧。

      认真研究“钱从哪来”、“钱到哪去”非常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事物本质,这就是哲学。

      所以说,人不学哲学,可能一辈子都活得不清不楚。

      今天坤鹏论算是借这篇文章认真思考了一下。

      细思极恐啊!

      明白了股市运作机制,也就明白了能在股市中挣钱的哲学:

      将自己持股成本降到足够低;

      尽量减少交易成本;

      除此两点,别无他法。

      至于怎么做到这两点?

      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最后,坤鹏论郑重地提醒:不要把投资搞成“一夜情”,而要视为“长期配偶”,只有这样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至此,也终于深刻地明白了,为什么巴菲特说“选股如妻”。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5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5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6亿。

      收藏
       
      举报
      16 条评论
      评论
      • 被麻将馆老板抽水了。[捂脸]

        回复
      • 安静CS 1年前

        所以有公募私募,券商理财各种势力,但他们体量大,不能不动还不能瞎动,所以我们散户有劣势,但体量小也是优势,就看你水平高低,在大资金吃肉的时候能多少喝点汤,作为散户要只想喝汤,至于能不能吃到肉要看运气,不要奢求吃肉,会割肉的

        回复
      • 写得太辛辣了,炒股的过程就是转嫁亏损的过程。股市套用一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钱,我们只是股市的搬运工”!

        回复
      • 风向标555 1年前

        这篇文章写的好,收藏了

        回复
      • 松帅999 1年前

        国家

        回复

        当股市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

        原创 不执著财经 2019-04-13 21:47:17
        当股市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

        我们平时遇到股市大跌之时,经常听说最近A股市场蒸发了多少万亿市值,或者某只股票受到利空影响的打击,连跌几天下跌,蒸发了多少个亿的市值。其实,“蒸发”这个词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艺术。那么,那些蒸发的钱究竟去哪里了呢?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股市的市值是怎样增加的。就是股市有了赚钱效应后,社会各路资金都纷纷入市炒股,甚至还有外资QFII、RQFII等对冲基金入市,而大量外围资金入市买股票,从而把股票的价格给推高了,当股票价格被推高后,再乘以总股本,就是个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总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数量乘以当前的股票价格得出来的数据。

        而当股价或股市将要下跌之时,往往是散户进场,机构投资者离场。于是,散户们把资金投进股市买股票,但同时,必然会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买给你,他就把钱给提走了,散户投进去的钱当然不会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带离了股市,而散户进场后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户手中的股票的价值也就这样缩水了。

        当股市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

        买股票的投资者的钱主要流向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实际估值,当他发现股价涨得有点离谱了,市场出现亢奋情况,大股东很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手中股票。要知道大股东持股的成本很低,往往只有一二元钱,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几十元钱的抛售,自然由散户们接盘。如果随后股市下跌,那蒸发的市值就是大股东减持筹码,兑换成现金的钱。

        第二,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或大户,早在股市低位提前布局,现在股市涨到顶部区域,他们觉得后市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风险却在悄悄来临,他们就要及时兑现账面上的浮盈,当然在兑现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赚钱,而是把筹码抛给下家之后,这类先知先觉的投资者算是落袋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发,主要也是被这部分群体带走的。

        第三,机构投资者他们之前不断进行逼空式上涨,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户投资者悉数进入接盘,机构投资者就可以高价出货,降低仓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机构高位出货后变成现钞,放入囊中的钱。

        当股市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

        第四,股市大跌蒸发的市值,还流向了券商的交易所佣金,以及国家税务局征收的印花税。券商、交易所、税务局都在股市中赚取巨大的佣金和税收收入。对于这些部门来讲,并不喜欢长线投资者,因为比较呆滞,一年也没几笔交易量,而比较喜欢高位接盘者,或者频繁交易做差价的投资者。

        股市在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这主要是中小投资者高位接盘,拿出现金,换取持有股票的权利。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先知先觉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等来讲,散户拿资金买了自己的股票,而自己又拿了抛售股票的资金,离开股市。随着而股市大跌,散户被套住了,而提前抛售筹码,将资金落袋为安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才是股市市值大蒸发后的最大赢家。

        收藏
         
        举报
        41 条评论
        评论
        • 最大赢家是国家税收,最好明天都成交上万亿

          回复  ⋅ 1条回复25 
        • 辛巴15 11月前

          每天国家能从股市理抽多少水,自已算算吧!恐怖!

          回复19 
        • xiao军2 12天前

          把上市公司看作一个蛋糕,股市大跃,意思就是蛋糕便宜了。这时候原主人卖出蛋糕(一部分),那么他就亏了。只要蛋糕没有变质,那么它的充饥价值是没有变的,这时候买入蛋糕的人,花小钱买到原来高价的蛋糕,就等于是赚了。如果蛋糕在你手中没有吃掉,却发霉变质了,那你就血本无归了。

          回复
        • 国家应该限制交易周期,比如买后一个季度才可卖出,上市公司盈利了必须严格分红,这样才能变成投资而非投机。

          回复16 
        • 炒股的有几个人赚钱了,大部分都是人生亏家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真相!股票跌了钱去哪了,就凭空没了吗?一文教你读懂!

        subtitle康波财经03-18 09:09

        摘要:当然不是没有了,只不过是流入了部分“镰刀”的口袋中。股票行情好时,总以为自己是“镰刀”,但是最终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茬绿油油的“韭菜”。

        当然不是没有了,只不过是流入了部分“镰刀”的口袋中。

        股票行情好时,总以为自己是“镰刀”,但是最终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茬绿油油的“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币的作用: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大家使用它,是因为信任它,所以它是一种信用,这就是货币的五大职能之一——价值尺度。

        我们平时花的钱,作为货币符号,它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一些货币的职能,但它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而我们购买了股票后,相当于用钱换了一堆凭证,当我们对这些凭证有信心的时候,它自然价格就高,但是当大家都不信任它的时候,它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市值蒸发过程:

        假如某A股票有1千万股,昨天的收盘价是10元,那么它的总值就是1亿元,今天只有一笔交易,一个人以11元(涨停)买入A,100股(总1100元),A股票今天的总值就是1.1亿元。实际交易增加了100元,但是股票市值增加了1千万。9999900元是纯计算上的数据,没有任何的钱参与交易。

        反过来,假如上面不是以涨停价交易,而是以跌停价交易,即9块钱交易100股,A股票的市值立即降为9千万元。市值蒸发了1千万元。这个蒸发的市值,只是计算公式里面的蒸发,是100元的亏损带动的蒸发。

        所以,市值蒸发只是个概念的数字,从整个市场来看,并没有钱漏出去。

        还记得2015年那一轮牛市吗?

        2015年多少媒体振臂高呼,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涨到8000点指日可待,后来咋样了?

        2014年底中国股市开始躁动,各大财经媒体天天“谈股论金”。每天各种推送股市涨跌,可谓信息全覆盖,每天轮番轰炸。

        之后,股市在各路媒体的鼓吹之下,一路高歌,甚至连社区老太太都让孙辈开户入市。一时间大量的资金入市,更是促进了股市的上涨。

        逐渐的周围人开始谈论:隔壁的张阿姨,上个月买了个股票,自己都忘了,放假出去玩,回来发现账户挣了200多万,把她乐坏了,赶快都卖了,又买了个房子……

        之后,资产泡沫达到癫狂,每天都是股市新高,媒体也跟吃了兴奋剂一样,就差喊:老乡们,咱一把梭了吧!牛市刚开始呢!8000点指日可待啊!这是最后上船的机会啦,再不买,你会后悔一辈子呢!

        怀揣着资产翻几番的心态,“韭菜”们满仓杀入四千多点的股市,有的甚至还用了融资融券。

        而这时,“镰刀”们早已撤退了,跑向了下一个收割地,提前埋伏~~

        之后发生了什么?

        一天两天还好,一个人两个人说还好,天天这么煽动,“韭菜”们两眼发红,肾上腺素飙升,把所有可动用资金买了股票,买了基金……

        然后呢?然后股灾了,然后熔断了,然后腰斩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资本泡沫破碎的时候,钱无端消失了吗?

        并没有,只不过是流入了“镰刀”的口袋中。

        综编自:掌柜陶朱公、ZY的投资哲学。

        如果想购买理财产品又不知道怎么选,到【康波财经】微信公众号回复“理财”查看理财小知识和理财攻略。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首先,所谓的蒸发是指什么?

        举个例子:

        假如今天股市里面有三只股票,那么股市里一共价值6万元

        甲:1000股,每股20元

        乙:1000股,每股10元

        丙:1000股,每股30元

        股价下跌之后

        股市里还剩3.5万

        甲:1000股,每股10元

        乙:1000股,每股5元

        丙:1000股,每股20元

        于是,我们说股市蒸发2.5万元

        我们都知道蒸发的是钱

        让99%的人看懂:股市暴跌后蒸发的钱都去哪了?

        这个钱是指什么?

        我们先来回归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钱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1、衡量价值

        衡量一个东西值多少钱

        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比如我们说一个苹果卖2块钱

        这个钱就是用来衡量价值的

        2、用作交易

        我们手里有钱

        买了一个苹果花了2块钱

        这个钱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让99%的人看懂:股市暴跌后蒸发的钱都去哪了?

        所以聪明的你一定有点头绪了

        钱其实并没有蒸发

        因为股市里的钱是用来衡量价值的

        而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

        售货员告诉我们一件衣服值1000元

        和我们拿1000元来买这件衣服是不同的概念

        分别是值多少钱和有多少钱

        值多少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股票值多少钱

        有多少钱:股市里流动的资金

        让99%的人看懂:股市暴跌后蒸发的钱都去哪了?

        如果真正的钱没有蒸发

        那散户赔的钱去哪儿了呢?

        最简单的逻辑是在流动性中被平摊了

        继续举个例子 假设有这样一只股票

        它的价值从5元涨到15元

        最后又跌回5元

        让99%的人看懂:股市暴跌后蒸发的钱都去哪了?

        所以说散户赔的钱被三类人赚走了

        上市公司股东:高位减持,赚走大头

        极少部分散户:低位买高位卖或超短线操作

        券商和国家:赚取佣金和印花税

        所谓平摊

        在上图股价从15元跌到5元的过程中

        有人15元进场14元离场

        有人14元进场12元离场

        也有倒霉的人15元进场5元离场

        这个过程就是平摊

        不过有的人摊的多,有的人摊的少

        为什么会实现平摊呢?

        实现平摊的前提是有流动性

        就是暴跌时也有买卖

        股灾中国家队救市目的不是让散户不赔钱

        而是救股市的流动性

        因为只有流动性才能在暴跌时候有成交

        这样即使散户赔钱,也不会连割肉都割不掉

        关注一下,更多资讯随之而来!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楼市“贬值潮”启动了!63家房企赔钱,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回应

        据中国证券报3月31日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167家A股房企和赴港上市内房股发布2019年年报,合计营业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7%,净利润同比下降7.56%。其中,太古地产、恒基地产、九龙仓置业、长实集团等6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营业收入在涨,净利润却在下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期待已久的开发商“打折潮”、“贬值潮”,可能已经启动了。降价打折卖房,对房企意味着“赔钱”,对购房者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恰逢此时,央行又宣布了一个措施,更有利于降低刚需购房的成本。

        3月30日上午,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次逆回购招标公告。公告显示,7天逆回购一次大幅降息了20个基点,下降幅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由于逆回购利率是1年期MLF的风向标,而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锚”,去年逆回购利率下调后,LPR也随之降低。因此,4月份LPR下行已经没有什么悬念,目前5年期LPR是4.75%,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5%左右,如果4月份下调5年期LPR20个基点,刚需购房利率也会随之降低到5.3%的水平。

        虽然4月份降息的脚步还未走来,但我们看到在央行宣布逆回购利率降低前,674家银行已经做出了回应。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年3月中国房贷市场报告》,其监测样本扩大至41个城市674家银行分(支)行,根据674家银行分(支)行的监测数据,2020年3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则为5.48%,环比下降4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8%,环比下降5BP。显然,银行作为对资金“嗅觉”最灵敏的市场主体,已经闻到了央行继续降息的味道。

        央行再次降息,63家房企赔钱,674家银行做出回应,房价真的要降?| 幸福聚焦

        降价打折潮开启、63房企出现亏损效应、4月降息预期大增、674家银行提前做出反应,说明了2个问题。

        01 、首套房刚需终于熬到了“好日子”。

        过去5年时间,一波席卷全国的房价上涨潮逐步酝酿,有房族身家膨胀的同时,无房者却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涨的购房成本,一旦2020年房价打折潮开始蔓延,像2014年那样向其他城市扩散,首套房刚需的置业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02 、2020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收缩”趋势将难以避免

        63家房企开始赔钱,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并不多,但是,这些公司都是上市房企,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的“中流砥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超过了9万家,2019年破产家数达到了500多家,今年日均破产接近2家,经历了高周转、高速扩张的房地产行业,必然会迎来长时间的“收缩”。

        来源:蓝白观楼市


        楼市观点

        全国平均房价下跌20%,跌得还不够?你想要的低价房再也买不到了

        2020年开年,房价最是引人注目。多地纷纷出现房价下跌,如今有调查显示,现在不少城市的房价与2017年最好的时期比起来下跌了20%。但曹德旺这位实体企业家却表示:房价跌的不够狠!那么房价要在什么水平才是合理的呢?

        房价与收入比,国际上给出的合理标准比是,一个家庭用3到6年的收入买一套房就是合理的房价收入比。而考虑中国特殊的国情,最多达到一个家庭用7到8年的收入买一套房。但是,我们以2019年为例,当时全国平均房价为9310元/㎡,而如果一套90平米的房子,总价就达83.7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家三口的人均支配收入为30733元。以此这样计算,如果一家三口要买一套90平米的房子,那么就要9.5年,这个数据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际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所以,他们会说房价还跌的不够狠!

        央行再次降息,63家房企赔钱,674家银行做出回应,房价真的要降?| 幸福聚焦

        有刚需一族表示,从2019年年初到2020年年初一直看房,房价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也没大幅下跌。最多的涨幅,也只是开发商玩的那一两百块上下浮动的游戏。某个四线城市从近5年的房价来看,涨得在多数,从以前均价7200元/㎡涨到现在的8300元/㎡,现在房价几乎都在7千到1万之间,并且更多的高价房源还在涌入,7千的房源几乎找不到了。这样看来一二线城市地段优质的地方,就别提房价会下跌了。

        再者说,房价其实就是以地价作为支撑的,地段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房价,而地价又是根据地段来的,所以地段越好的地方,房价就会越高,这几年土地出让价格在上涨,所以开发商也不可能亏着卖不是,所以房价只会继续平稳上涨。

        而房价是否能长期保持上涨,那就要看人口了。如今受教育的人口越来越多,并且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样大量的人就会涌向大城市,房价也就自然会被拉高,所以房价下跌也只是个例罢了。所以大部分人想要再买到低价房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个别捡漏还有可能。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发展注定欣欣向荣,那么意味着房价也不会下跌了。

        来源:楼市大国


        热点追踪

        海南三亚:拔尖人才购房补贴6万元/年,公务员不在补贴范围

        据3月31日三亚日报发布的信息,三亚市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3月19日发布了《三亚市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服务指南》。《指南》对补贴发放对象如何认定,补贴的标准等予以说明,并对一些特殊的情况进行了明确。

        《指南》明确,曾在海南工作,2018年3月31日前已离开海南,并于2018年5月13日后重返三亚市工作的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纳入本次保障对象范围。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13日期间在海南有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的人员不纳入保障对象范围;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纳入住房货币补贴保障范围。

        夫妻双方分别在三亚市及海南省其他市县就业创业的,在三亚市就业或自主创业的一方,可按规定单独申请住房货币补贴;夫妻双方均为引进人才,并同时在三亚市就业创业的,按照就高原则,由享受标准较高的一方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住房货币补贴。本人或其配偶已在三亚市享受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单位集资建房、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的,不得再申请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

        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发放对象为2018年5月13日后新引进的人才:1.50岁以下拔尖人才和其他类高层次人才;2.40岁以下全日制硕士毕业生;3.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毕业生;4.35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职称、技师职业资格、执业医师资格或具有国家和本省已明确规定可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执业资格人才;5.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引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6.经省、市政府认定的其他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在新引进时的实际年龄以周岁计算(按周年计算以及国际通用的年龄计算方式,以“35岁以下”为例,应指年龄在34周岁12个月以内)。

        住房租赁补贴标准为:1.拔尖人才住房租赁补贴5000元/月,购房补贴6万元/年;2.其他类高层次人才住房租赁补贴3000元/月,购房补贴3.6万元/年;3.硕士毕业生以及具有中级专业职称、技师职业资格、执业医师资格或具有国家和本省已明确规定可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执业资格人才,住房租赁补贴2000元/月,购房补贴2.4万元/年;4.本科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1500元/月,购房补贴1.8万元/年。

        央行再次降息,63家房企赔钱,674家银行做出回应,房价真的要降?| 幸福聚焦

        住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即时受理即时发放;购房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年,即时受理,每年集中发放一次;已领取购房补贴的,不再发放住房租赁补贴。领取购房补贴前,已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应扣除已领取的住房租赁补贴。

        申请购房补贴,但所购房屋须为2018年5月13日后新购买的住房(含商品住宅、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限售商品住房),购房时间以购房合同备案时间为准。住房货币补贴须在人才引进之日起5年内申请领取完毕。领取住房货币补贴的人才若离岗,从离岗当月起取消补贴发放。

        来源:澎湃新闻

        央行再次降息,63家房企赔钱,674家银行做出回应,房价真的要降?| 幸福聚焦

        央行再次降息,63家房企赔钱,674家银行做出回应,房价真的要降?| 幸福聚焦

        收藏
         
        举报
        976 条评论
        评论
        • 除了刚需房子多了真没用

          回复  ⋅ 20条回复1642 
        • 用户8783327595459 22小时前

          说啥也买不起

          回复  ⋅ 2条回复1384 
        • JXG5 22小时前

          三口之家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我们严重拖后腿了啊!

          回复  ⋅ 25条回复1063 
        • 13782365659 22小时前

          大势所去、房价必须要降、不降到50%房价不合情理、等……等是最好的还贷!

          回复  ⋅ 29条回复1197 
        • 用户8809087451254 19小时前

          房企赔钱?这个是替富人说话吧?

          回复  ⋅ 5条回复

          央行重启逆回购,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

          3月30日,央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间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通过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较之前下调20基点!逆回购大幅降息20基点,意在引导MLF降息,进而传导LPR下行。对实体经济和楼市都是积极信号!

          “房价短期看金融”,央行出手降息,给房地产及泛行业带来以下一些积极影响:

          01、降低月供,减少购房成本,刺激楼市成交

          LPR下行,购房月供减少,买房成本降低,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容易被政策利好吸引入市,这将有助于刺激楼市交易,帮助房企回笼资金,缓减即将在7月到来的偿债压力。

          同时,楼市交易活跃,也有助于缓减房价下行压力,有助于房价维稳,保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

          02、月供降低后,有助于刺激消费,帮助实体经济复苏

          购房人资金有限,尤其是刚需,在高房价面前,月供压力过大,不敢消费,没钱消费,而月供降低后,可以腾出更多的钱用于改善生活消费,拉动内需,助力实体经济复苏。

          03、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成本,进而保持信贷政策宽松,切实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

          逆回购降息,意味着银行成本跟着降低,这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保持宽松的信贷政策,缓减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用更低的信贷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复苏。无疑将有助于刺激楼市成交,刺激居民消费。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降息会不会带来楼市购房需求的扩大?

          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基调是“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这个政策基调即便在疫情异常严峻的2月和美股熔断4次的20日前,都未转向!可以预见的是,楼市整体基调是维稳!也即是说,降息主要针对的是实体经济,楼市会因此受益,但政策直接目标不是针对楼市。

          降息传导LPR下行,有利于降低月供,吸引刚需入市,扩大刚性需求,刺激楼市成交。但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投资需求会出于避险和保持流动性出发,寻求更有流动性、安全性的资产,不容易进入流动性缺乏的楼市。

          不过,也要看到,随着实体经济复苏,流动性增加,可能会有部分资金流入楼市抄底;也可能会有部分资金出于抵御通货膨胀的目的跑进楼市。

          因此,综合分析此次央行降息的原因、目标及释放的信号,楼市将迎来利好!刚需将迎来利好!房企也将迎来利好!因疫情被压抑的刚性需求会因政策利好吸引而加快入市的步伐,刚需会扩大;刚需加快入市后,房企回笼资金的速度会加快,有利于房企缓解偿债压力;市场交易活跃后,也有利于房价维稳。

          来源:房坛法菜


          楼市观点

          定了!未来三年的城市分化:3类可加仓!3类要加速抛售

          1、疫情期住宅类全国土地市场表现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据CREIS中指数据显示,2月份样本城市住宅类用地出让金总额为 2016 亿元,环比减少 13%,同比增加 13%;成交楼面均价为5800元/平方米,环比增加 22%, 同比增加 35%;平均溢价率为 13%,环比增加 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即便在疫情期,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都被按下暂停键的特殊期,住宅楼面价、溢价率依然非常坚挺,而且价格上升幅度高达2成以上。住宅类用地价格增长强劲有力,至少能说明,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是足够积极的,对未来2-3年城市房价是有信心、有期望的。

          2、一二三线城市,土地分化新特点?

          越是特殊时期,越是市场不太好的时候,越能从城市间的分化看出城市差距。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如图,是2月份不同能级城市的土地市场数据汇总,表现突出数据已标红。首先,一线城市数据全线飘红,供应、成交、价格全面上升,表现最为抢眼。其次,二线城市的特点是地价明显降低,虽然单月平均楼面价环降近4成,降价幅度相当大,但溢价率却和一线城市相当,都是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

          最后,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销价齐跌,且环降幅度较大。

          这些数据两极化的巨大差异,透露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1、一线城市地价高,但溢价率低,说明土地挂牌起始价在悄悄抬升。

          2、二线城市低价走低,但溢价率上升,这说明这类城市的土地挂牌起始价是在悄悄降低,城市信心不足,当然,二线城市情况不同,差异比较大,并不能一概而论。

          3、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少,成交量、价格都不高,房企布局比较谨慎,这也是一些地市不惜踩政策红线来急切刺激市场的主要原因。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3、疫情后期救市,上层对楼市、土地市场的态度?

          上层站在全国房地产调控立场上,“房住不炒”的态度坚决不变,不允许调控大放松、不允许刻意刺激市场、不允许各地的“因城施策”脱离主线。

          2019年下半年以来,房企的开发投资增幅就在逐月下降,2019年至今,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增幅一直为负,2020年前两月更是出现断崖式下降。

          就目前形势来看,开发商一边债务压顶,一边销售遇阻、资金回笼困难,大的一线房企尚能通过高成本融到些钱,但一些实力本就孱弱的本土小房企,2020年更难融到钱了。


          4、入仓和抛售建议

          最后,我们综合来判断一个城市的市场走势和机会,得出以下结论:

          几个城市未来楼市依然会比较强劲,可择机入仓;

          1、 未来一线城市的市场活跃度、增长势能都要远远优于二线城市,所以如果资金预算够,一定要优先努力找资格,加仓一线城市;

          2、 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中,最看好上海,广深次之、机会也不错,北京成本较高。

          3、二线城市中的分化会加剧,杭州、苏州、郑州等城市,2020年仍有机会可入;

          一些典型城市,窘境难破,建议尽早抛售;

          1、二线城市中,包括重庆、厦门、兰州、石家庄。重庆、厦门的土地市场、住宅市场热度降得比较多。2018年-2019年两年时间,重庆的土地流拍数量在二线城市中,一直高居第一位;兰州次之,兰州的土地流拍也相当严重。

          2、市场凉了太久、且增长乏力的青岛、济南、安庆、宜昌、遵义等;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房地产市场热度持续低迷,缺乏亮点,二手房连续跌了10个月以上;

          3、三四五线流拍重灾区城市,诸如驻马店、邢台、赣州、金华、遵义、潍坊、周口、平顶山、南阳、信阳等。土地流拍严重,既说明了地方政府的信心不足、也说明了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甚至干脆放弃了这些城市的布局,买房投资,也要远离;如果已经入仓了,想办法今早抛售解套吧。

          来源:米宅


          热点追踪

          上海“摇号新政”回应公平关切

          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简而言之,上海的民办小学、初中此后将不再具备“挑选生源”的权利,录取学生要靠“摇号决定”。这项新政亦被坊间称为“摇号新政”。

          为什么一定要摇号

          上海此次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公办学校。公办学校依然是通过学区划片对口录取,“摇号新政”主要针对民办中小学校。在上海,公办民办之争由来已久。上海为数不多的民办中小学校,就像是一个班级里的“尖子生”一样,几乎包揽了家长心目中的所有“好学校”。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分步骤推进“教育公平”。一方面,推出“不允许书面考试,面谈入学”“不收豪华简历”“公民同招”等招生新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教育集团化、强校工程等策略,办好学生家门口的公办学校。但即便如此,诸如“小五班”“幼儿入学考英语对话”“iPad做题”等变相择优录取现象依旧存在。以“面谈入学”政策为例,多所民办“名校”曾因不遵守规定、违规考试,而被上海市教委批评处理过。

          据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各校摇号会在正规公证处公证的情况下进行。而所有教职工子女、举办者员工子女也都需要在全市统一的平台上录入各自的分类信息,家长需要提供工作证明、纳税交金证明、用工合同等信息。

          学区房到底要不要买起来

          “摇号新政”公布后,一些家长迅速把目光投向了“学区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城的某高品质社区,最近迎来了一波行情。这里对口的公办校为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在整个张江科学城均价为每平方米6万元至7万元的情况下,这个小区在售二手房的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7.9万元至9.5万元不等。

          此次“摇号新政”主要针对的是民办中小学。参照以往公办学校的做法,上海各个区的公办学校招生政策都不相同。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区早就开始试点“多校划片”政策,即一个区域内的房产对口多所中小学校,最终能够进入理想中的学校靠摇号决定;有的区属于学籍对口,即学生所属小学学籍直接对口进入相应初中;有的区实行户口对口,严格按照户口所在地安排学生对口入学。近年来,一些热门公办学校,还因为自身办学条件、招生计划名额所限,不得不推出同一房产五年或者三年只允许一个孩子入学的政策。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未来更多精力要放在学校发展上

          根据摇号新政的规定,这类一贯制学校在2020年招生中,直升比例参照2019年计划数,但在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数的情况下,“选拔直升”要变为“摇号直升”;其原本面向校外学生招录的计划数同样参照去年,但“面谈录取”变为“摇号录取”。

          针对这一变化,卢慧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学校正在抓紧筹划课程改革事宜,毕竟该集团内学校对学生英语要求较高,摇号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入学后不能适应学校课程。

          上海市教委正在尽一切可能促进其在多年前向孩子们承诺的“教育公平”,尽管其最新出台的强力政策在家长圈内引起一些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其促进公平的初衷表达。“短时间来看,可能会有阵痛期;但长远来看,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汤林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介绍,上海的系列招生改革旨在回应市民对两个公平的关注,即“升学机会公平”和“学校发展公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想法是,未来公办校、民办校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校发展”上。(记者 王烨捷)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500亿元逆回购,央行降息20基点!引导LPR下行,楼市再添利好消息!|幸福聚焦

          收藏
           
          举报
          14 条评论
          评论
          • 顶不住了!坚决不接

            回复
          • 苏州刘哥 1天前

            这么多企业倒闭,找工作都难,活者比什么都重要

            回复14 
          • 宣传活动开始

            回复13 
          • 炒高的房价,我坚决不接盘。

            回复41 
          • 兰157341534 1天前

            新疆乌鲁木齐好、其他城市也还好呀!蓝天白云,气候宜人,治安保障,风景优美,特别适合成功人士选择。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63家房企开始赔钱,打折潮启动了?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做出回应

          原创 蓝白观楼市 2020-03-31 15:01:25

          最近一段时间,开发商的日子有多难?

          别看线上卖房的阵势整的挺热闹,裁员、降薪、库存积压,一样都少不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总部位于北京的全国60强房企,未能发放中高管人员的2月工资。由于该公司还在进行招聘,此举令一些求职者望而却步。另有不少公司从2月开始,对高管的工资打七折到八折发放。

          某大型房企要求员工“主动辞职”,部门原有15人,此次裁撤后仅余5人。据该员工估算,该城市公司的裁员比例达到30%,甚至出现整个部门都被裁掉的情况。

          观察2019年的房地产库存月度数据,总体上呈现了逐月攀升的态势。当前库存规模已经保持了连续13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截止2019年底的库存规模,已经相当于2017年2月份的水平。

          63家房企开始赔钱,打折潮启动了?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做出回应

          如果考虑到今年前3个月卖房大幅逊于往年同期,也就意味着卖不出去的房子越来越多了。

          易居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称,2月份监测的100个城市新房去化周期达到11.7个月,其中一、二、三四线城市为13.8、11.0和12.5个月,相比前值均出现了明显攀升。

          更有一个信号值得注意:已经有63家头部房企开始赔钱了。

          据中国证券报3月31日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167家A股房企和赴港上市内房股发布2019年年报,合计营业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77%,净利润同比下降7.56%。

          其中,太古地产、恒基地产、九龙仓置业、长实集团等6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营业收入在涨,净利润却在下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期待已久的开发商“打折潮”、“贬值潮”,可能已经启动了。

          原因有二。

          63家房企开始赔钱,打折潮启动了?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做出回应

          1,现在披露的是2019年的业绩,营收大增,落到房企手里的利润却降了将近10%,同时63家开发商在亏损,说明“以价换量”早在去年金九银十、年底冲业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2,明源地产研究院用“操盘金额/操盘面积”,得到每一家开发商的“操盘售价”,统计了TOP50房企的销售情况,结果显示:2月份50%房企进行价格下调,同比平均下调幅度达到了28.85%。

          降价打折卖房,对房企意味着“赔钱”,对购房者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恰逢此时,央行又宣布了一个措施,更有利于降低刚需购房的成本。

          3月30日上午,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次逆回购招标公告。公告显示,7天逆回购一次大幅降息了20个基点,下降幅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所谓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注入资金的一种操作,中标利率降低,极具信号意义。

          63家房企开始赔钱,打折潮启动了?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做出回应

          在去年,贷款基准利率已经取消,换成了1年期和5年期的LPR报价,这个5年期LPR报价就是大部分人按揭房贷要用到的利率。

          由于逆回购利率是1年期MLF的风向标,而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锚”,去年逆回购利率下调后,LPR也随之降低。

          因此,4月份LPR下行已经没有什么悬念,目前5年期LPR是4.75%,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5.5%左右,如果4月份下调5年期LPR20个基点,刚需购房利率也会随之降低到5.3%的水平。

          按1套100万贷款的房子来算,3成首付、等额本息的情况下,月供可以省120元,积年累月算下来,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虽然4月份降息的脚步还未走来,但我们看到在央行宣布逆回购利率降低前,674家银行已经做出了回应。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年3月中国房贷市场报告》,其监测样本扩大至41个城市674家银行分(支)行,根据674家银行分(支)行的监测数据,2020年3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则为5.48%,环比下降4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8%,环比下降5BP。

          显然,银行作为对资金“嗅觉”最灵敏的市场主体,已经闻到了央行继续降息的味道。

          63家房企开始赔钱,打折潮启动了?央行宣布,674家银行做出回应

          笔者认为,降价打折潮开启、63房企出现亏损效应、4月降息预期大增、674家银行提前做出反应,说明了2个问题。

          1,首套房刚需终于熬到了“好日子”。

          过去5年时间,一波席卷全国的房价上涨潮逐步酝酿,先是京沪广深,后是苏州、南京、合肥、厦门等“楼市四小龙”,随后郑州、西安、成都、重庆开始补涨,到后来一大堆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小城市也开始上涨。

          有房族身家膨胀的同时,无房者却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涨的购房成本,一旦2020年房价打折潮开始蔓延,像2014年那样向其他城市扩散,首套房刚需的置业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2,2020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收缩”趋势将难以避免。

          63家房企开始赔钱,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并不多,但是,这些公司都是上市房企,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的“中流砥柱”。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超过了9万家,2019年破产家数达到了500多家,今年日均破产接近2家,经历了高周转、高速扩张的房地产行业,必然会迎来长时间的“收缩”。

          收藏
           
          举报
          45 条评论
          评论
          • 钟原浪子 1天前

            啥时候恒大!碧桂园!万科!绿地!富力!龙湖出现四千一个平方我才会相信房价下降了!不然我是不会相信!至于打折!鬼才相信!十万一个平方打一折还是一万一个平方!实际价格七千[抠鼻]

            回复116 
          • 我不差利息,就差本金。

            回复67 
          • 好戏还在后头

            回复24 
          • 都在涨价,银行在救。

            回复11 
          • 冬东笗栋 1天前

            这边房价大涨,那边开始赔钱,听谁的?

            回复

            大白话解读美联储放水;我们真的要赶紧买房或炒股进行资产保值?

            家庭财经 2020-03-25 12:48:39

            这两天,网上遍布此类言论“美联储大放水了,美联储水坝直接决堤了,全球将美元泛滥,赶紧买房子买股票保值吧!”,真是这样吗?我们冷静的分析下:

            一、到底什么叫美联储放水:我们嘴中的美联储放水,实际上是美联储“降息 量化宽松”。所谓降息,是指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而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向美国各大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这个利率的降低,代表着美国的银行可以从美联储手里拿到更低成本的贷款,也就是少付利息;所谓量化宽松,也简称QE,是指美联储在降息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加市场的美元供应,从公开市场购买各种证券,然后把美元支付给市场,也就是说,美元不是白白扔给市场的,美联储同时收走了市场的大量证券,包括国债和ETF基金等。这样,经过“降息 量化宽松”组合拳缓解了市场的资金短缺,市场稳定一段时间后,美联储会进行相反的操作,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且再把之前买进的证券卖回到市场,把美元再收回来。明白了这些,你还认为他们所呐喊的美联储放水是直升机用麻袋乱扔钱嘛?

            大白话解读美联储放水;我们真的要赶紧买房或炒股进行资产保值?


            二、美联储放水不会导致美元泛滥:美联储之所以选择放水,主要是因为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太紧了,通俗点说,就是大家手里都很缺美元,而在缺美元的状态下,经济就难以有效的循环,就像发动机缺少了机油,尤其该注意的是,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极为丰富和庞大,所以对美元的流动性问题更为敏感。综合以上原因,美联储放水是因为市场缺美元,大家都在抢美元,怎么可能导致美元泛滥?说能导致的,赶紧教教我。

            大白话解读美联储放水;我们真的要赶紧买房或炒股进行资产保值?


            三、美联储放不放水跟我们是否买房是否炒A股没多大关系:在中国,以投资为目的的买房,肯定是为了以后高价卖出赚差价,而能否高价卖出,你要看还有多少人需要房子,还有多少人兜里有钱买房子,他们的资金压力大不大,所以要分析城市人口流入能力、城市工资水平、城市发展前景等等。对于是否炒A股,需要研究的是A股上市公司质量,包括收入能力、利润能力、发展空间、高管品质和是否财务造假或违规经营,这些方面跟美联储放水与否也没有关系。

            总结:1、打着美联储放水的旗号喊大家买房和炒股的,不是开发商或庄家,那就是中介。2、根据美联储的动作来决定你没房与否或炒股与否的话,成功率和抛硬币是一样的。3、唯一肯定的一点联系就是,因为我们人民币汇率属于软盯紧美元,所以美元宽松之后,人民币可以适当多印点,国内市场上人民币是会稍多一点,但这种微小的幅度远远不足以导致你投资策略的巨大转变。

            收藏
             
            举报
            512 条评论
            评论
            • 家庭财经 7天前

              其实看完文章,对于批评我甚至直接动怒的人,我非常理解,都得养家糊口

              回复  ⋅ 16条回复109 
            • 家庭财经 6天前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释放的美元增量相对于全球总资产规模和总债务规模相比,简直就像杯水入沙漠,根本浮不起沙子,别担心它会把中国的房子漂起来

              回复  ⋅ 2条回复12 
            • 点星哥 7天前

              钞票印多了就会不值钱,而固定的资源必然还是那个价值,所以价格会上涨。只不过那时的一百已经不等同于现在的一百

              回复  ⋅ 17条回复84 
            • 你也一知半解,为什么市场突然就缺美元呢?你最根本的都没说。

              回复  ⋅ 8条回复36 
            • 抓紧买房置田置产置老婆。

              回复  ⋅ 4条回复48 
            查看更多评论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家庭财经 2020-03-27 15:51:45

            如果将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0年疫情经济冲击比喻为世界经济的两场大病,那么这两场大病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无论是病因还是病症。下面用大白话详细探究一下:

            一、2008年次贷危机

            1. 生病过程:

            话说2006年以前,美国虽然经济发达,但尚有很多普通老百姓因为收入不够高,无法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时的美国小布什政府为赢得民心,一方面积极鼓励百姓买房,另一方面提倡华尔街金融机构为百姓多多提供购房贷款支持。而同时,经过华尔街多年的利诱和游说,美国政府在2006年以前已经大幅放松了对华尔街(比如大名鼎鼎的高盛、JP摩根等)的金融管制,换句话说,就是让华尔街在自觉的基础上想干啥干啥!那有了上面三个条件,一场悲剧悄悄上演了。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过去的时候,老百姓想在金融机构贷款买房,金融机构会严格审查他的收入能力和还款能力。但现在不是了,这些金融机构根本不在乎想要贷款买房的老百姓的收入能力和还款能力,甚至还非常积极的为百姓贷款买房跑前跑后,最后仅仅要求做个房产抵押而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非常疑惑,这些金融机构变傻了?不怕老百姓还不起钱?不是的,他们也没那么傻,原因是它们脑洞大开地发现了生财之道。这些金融机构将百姓在它那的购房贷款,连同它过往的汽车贷款、大学生信用卡贷款及消费贷款等所有债权,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设计成了金融市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就是一种协议,比如你将一大笔钱给了这家金融机构,买下了它手里的大量债权,从此以后,老百姓还的房贷车贷或大学生还的信用卡钱就由金融机构直接打到你的账户,因为你已经用那一大笔钱买下了这些收益权)。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些金融产品又进一步通过类似的层层包装,设计成了大量的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并最终通过各类机构将这些金融衍生品卖给了各国的投资机构,包括慈善基金、养老基金、教师基金、主权基金及其它投资机构。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到目前来看,这么一圈下来,好像每个人都皆大欢喜,不信你看,老百姓有了自己的房子,高兴吧?华尔街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各种金融衍生品设计和销售,也形成了大量收入,员工工资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也高兴吧?最后各国的投资机构也能如期获得投资收益,也很美不是?随着大家一起爽快,为了能越来越爽,华尔街金融机构发现,干脆别给老百姓设置贷款条件了,直接零首付得了,并且甚至疯狂的配合百姓进行贷款资质造假。结果是,连街头流浪汉也去贷款买大房子了。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2. 正式发病:

            因为大量的贷款买房者根本就没有长期稳定的还款能力(比如那位街头流浪汉),也就是说,这些贷款到后来,很可能老百姓就还不上,这些贷款是有毒贷款!然而金融机构却将有毒的贷款设计打包成有毒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各国投资机构又真金白银的把这些有毒的金融衍生产品买到了自己手中,等待获取收益。结果直到2008年左右,大量的百姓实在还不起银行贷款了,导致这个有毒循环的源头资金流开始截断,每个中间环节都收不到应该收到的钱了,这时,各国的投资机构也明显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因为百姓无法按时还房贷,华尔街金融机构开始抛售手里的抵押房子,以尽量收回资金,进而又引发了房屋抛售潮,导致房价大跌,房子根本不值钱了,也根本没人买。

            于是最终,一地鸡毛,老百姓不但失去了房子,连当初的购房首付也赔了个精光;金融机构手里积压的大量金融产品和衍生品成了巨毒资产,没人愿意花钱买,造成金融机构资金巨亏,资金链开始断裂,面临破产;各国投资机构更是倒霉透顶,当初大量资金买进的金融产品,除了收回一小部分本金和收益,剩下的全部打了水漂!更为恐怖的是,因为华尔街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资金链断裂,无法为美国航空、保险等各个关键行业提供贷款,导致大量社会保障类企业面临无法正常运作,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马上面临整体紊乱!美国政府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3.治病及后果:

            因为这场大病的核心点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面临现金流断裂,无法为各行各业提供融资支持,进而导致金融市场信心崩溃。所以美国财政部牵头启动了针对华尔街银行的资金救助计划,通过美联储等国家机构强制为华尔街银行注入资金,要求它们积极贷款给各行各业企业,以尽快平息金融恐慌,从而逐渐化解了这场足以摧毁美国经济基础的灾难。虽然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有效平息了这场灾难性恐慌,但后果同样触目惊心,包括全球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内,美国有超过几百家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陆续破产,无数金融和实业从业人员失业,同时大量美国百姓失去房产和财产;更为无辜的是,如上所述,大量其他国家的投资机构失去了投向华尔街的巨额资金。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大家可能会疑惑,既然所有参与的都损失了大量资金,那损失的钱去哪了?也不能凭空消失呀?答,资金进了华尔街金融机构老板、高管、还有员工的个人腰包,甚至包括部分白宫官员和美国高校教授,因为他们都是华尔街银行的“好伙伴”,他们疯狂挥霍,包括个人专机、豪华别墅、豪华跑车、各种奢侈品和高档服务。还有人会问,各国投资机构傻吗?为什么敢于投这么大的资金去买华尔街的金融产品和各种衍生品?答,因为这些产品都被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等给予了最高评级,也就是向市场宣称,这些都是非常安全的产品,可以放心买!当然了,既然是世界顶级的评级机构,眼力和能力肯定是不差的,为什么没看到危险,还要给这些有毒的金融产品最高的评级呢?答,因为评级机构评的越多、评的“越好”,挣钱就越多,就像计件拿工资一样,所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懂装不懂了,看破不说破了。

            二、2020年新冠疫情经济冲击

            此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个人收入的冲击,比起上述2008年次贷危机,机理就简单多了(不需要长篇大论向大家解释),大家基本都能看明白和想明白。主要就是因为新冠病毒高度传染和后果致命的原因,大家被迫积极采取了严格隔离措施,但大家都知道,现代经济运行速度快,并且高度依赖快速的资金流动和高效的人员流动。但因为突发疫情的原因,人员流动几乎戛然而止,资金流动也相应大幅紧缩,直接导致占据现代经济重要地位的服务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除了互联网行业),大量服务业企业无法营业,失去了收入能力,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时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同时失去了收入能力。这种影响,逐渐由服务业传导向了各行各业,进而总体上大大降低了贸易量和经济活力,形成了严峻的通货紧缩恶性循环。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状态逐渐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将原本就已经陷入困境的全球经济推向了更可怕的泥潭。其实这也正是包括美国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拼命放水救信心、救经济的原因。

            大白话聊经济:08年次贷危机已地动山摇了,但这次为何感觉更痛?


            三、两次危机对比与总结

            1.2008年次贷危机的集中爆发点是华尔街银行资金链断裂,进而向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各行各业蔓延开来,所以说普通老百姓(除了美国买房子的那部分)是到后期才逐渐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开始时对其残酷性和可怕伤害力没有很直接的感觉。比如后来我们感受到了货币贬值,感受到了房价上涨等,而之所以货币贬值是因为为了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各国政府都进行了货币大放水;之所以房价上涨(尤其是中国)是因为政府在依赖房地产救经济。

            2.2020年新冠疫情经济冲击的前线是个人和企业(不像2008年次贷危机,导火索是华尔街银行资金链断裂),企业无法正常运营,个人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从直观感觉上来说,这次经济冲击,我们普通百姓是最先感受到剧烈疼痛的。

            3.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当前的经济挑战要远大于2008年次贷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我们出口锐减,经济面临较大困难,但我们当时通过货币放水(4万亿)扩大投资(房地产 基建)最终有效缓解了短期困难。但此次新冠疫情经济冲击面临的是更复杂更庞大的困境,包括消费困境(要看疫情控制情况,目前来看比较严峻;外加目前家庭负债率已经很高,增长空间很有限)、出口困境(艰难贸易战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投资困境(投资是目前唯一可依赖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同样面临已经产能过剩及边际收益锐减等风险)。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2008年次贷危机那场大病根本就没有治好,它的内伤和大量后遗症被拖到了现在,更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的困难。

            4.最后建议朋友们,现金为王,慎重投资,因为我目睹了大量的人扛着保值增值的大旗,喊着高亢的号子,视死如归的迈进了不可承受之坑。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哥,我也是青岛的,不太懂经济,我想问你两个问题。第一,钱会不会变毛。第二,我想用我的钱在黄岛买一套房子放手里有没有这个必要(这套房子必需品)

              回复
            • 25846a 2天前

              现金也面临巨大的贬值风险

              回复  ⋅ 1条回复
            • 二手房网上挂了半年,也没有买家搭理,就想卖掉变现,真的这么难吗?看今年疫情这个样子,房子我非卖不可了,赔钱也卖,以避免手握一堆水泥砖头,最后烂到手里没人接盘,连白菜价也卖不上!

              美联储买买买,买成全美国人的终极债主

              原创 财经麦田圈 2020-03-24 21:38:41


              依稀记得第一个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央行是日本央行,当时的说法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从此开启一个老百姓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金融资产,央行买买买让金融资产升值保值,老百姓赚到钱后投资消费提振经济这种传说中的自产自买自我消费的内部循环神仙模式,从此金融资产定价真正的变成数字,最终的接盘侠都是国家。这种传说中的模型让日本度过了最艰难的房地产泡沫时期,并且从此之后进入大小萧条期。想不到时过境迁,才没多久,这种神仙模式重出江湖,而且出这招的竟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央行-美联储。


              美联储买买买,买成全美国人的终极债主


              这一招一般情况下被视为是不得不为之才会这么做的做法,仅管日本的历史上看,这一招对于短期之内是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依稀记得当初日本宣布央行开始买日经的时候,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惊呆了,竟然还可以这么玩。这不是自己当了自己的股东吗,钱在自己内部空转,能转出个什么花来。


              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短期效果却是非常显著的。日本通过这种方式止住了颓势,特别是对于普通老百姓特别关注的股市而言。当时日本很多的老百姓的养老储备都是通过专业机构的方式投资在股市里的,毕竟在日本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有过让人瞠目结舌的超级大牛市。大牛市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要以为老外投资就牛逼一些,老外在A股投资比较牛逼,那是因为有资格进入A股的,基本上都是老外投资者当中最顶尖的那一批人了,而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也是一批一批的韭菜被这些人割的干干净净的。而且这些老外的韭菜中还有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呢,比如传说中被上帝的苹果砸中的牛顿先生。

              美联储买买买,买成全美国人的终极债主


              央行入市,可以视为这是国家在耍无赖的一种表现。央行本身应该是国家经济的调节剂,用竞技体育来对比,央行承担的其实是比裁判更高的角色,更像是赛事的主办方这样的角色。而主办方亲自下场,这就很像是在足球比赛中,主办方竟然自己开始押注买球,那哪里还会有对手。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央行在本国内部是有无限的货币供应能力的。也就是说,只要股票跌了,央行就可以通过发行货币进行购买,跌多少买多少,那基本上股票的定价权就彻底的从市场转移为央行了。这才是真正的国家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央行持股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在日经走势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当时日本央行这一波出人意外的操作,直接带来了股市的一波反弹。而大量的普通老百姓直接从中受惠,从而使得普通老百姓口袋里有钱,然后拿钱出来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的回暖。


              对比一下当初的日本和现在的美国,虽然促使央行打出这种非常规底牌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仅仅看金融市场,两者也有一个共同的类似的点,就是货币的流动性彻底的冻结了。当初的日本,几乎全日本资金的流动性全部锁定在了房地产和股票里,所有人从个人的资产价值角度上看,都是有钱人。但是刨除掉房贷,基本上能再拿出来的钱就寥寥无几了。这时候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相当于整个国家当量的日元彻底被房地产这个资产锁定了。现在的美国,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我们判断不了,但是美元的流动性也是基本上锁定了的。知识这种锁定,都变成了公司和个人的银行账户。因为疫情的原因,美元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流通的,只有非常少数的行业仍然有资金在流动,绝大多数的行业彻底的停滞了。这部分停滞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有人开始不还房贷或者还不起房贷了,因为收入减少,加上天价的医疗费用直接压缩为普通老百姓还贷款的能力,房贷眼见着很快就要出现系统性的违约了。


              回顾过2008年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就很清楚,美国是有天量的看不懂名字的金融产品,直接和底层的房地产和房贷挂钩的。而投入到这些金融产品里,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一些低风险偏好的,基于民生募集的产品,比如说大量的养老金组合。因为在常规的概念中,谁会不还房贷呢,08年刚刚搞了一波金融危机已经刺破了资产的泡沫,现在泡沫很可能是很小的,在这种背景之下,谁会不还房贷呢。这就是顶级专业投资者对于以房贷为基础的各种各样产品的预期,可以说他们是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在这一块领域的。和日本最看重日经指数不同,美国经济的基础,基本上就是房地产行业,特别是个人住房这个细分领域(听起来是不是和天朝一样啊)。所以当预期房贷可能出现系统性批量违约的时候,所有投资者都只想一件事,先跑路先换现金。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乎各类资产都在跌,而美元在涨。因为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换美元。只不过换了美元之后没人用美元而已。

              美联储买买买,买成全美国人的终极债主

              在这种流动性锁死的背景之下,会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员工下岗,没钱还房贷,然后就进入一种恶行循环,从整体来看,就会进入整个大萧条。这时候是需要强有力的外力来扭转这个趋势的。而美联储这时候站出来就是充当了这样一个外力的作用。美联储一系列的措施,其实就是一件事,对各大金融机构说,房贷违约别怕,都卖给美联储,美联储保证给各大金融机构买单,各大金融机构可以放心的对外放贷款,来保证市场的货币流通量。


              有了美联储这样的承诺,相信在短期之内,美元流动性的恶心循环是可以直接逆转的。这个道理很简单,虽然很多有钱人把钱放账户上不拿出来了,但是只要有人没钱需要钱了,银行就贷款,贷款完马上卖给美联储,然后就又有钱继续放贷款,那市场上的资金会瞬间充沛起来的。这时候不管是疫情多么严重,不管普通老百姓多么没有欲望的花钱,以及不管普通老百姓收入有可能损失到什么程度,美联储相当于直接在整个美国上空,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撒钱,直接把整个美国的经济用钱给淹没了。在这种状态下,可以预计美元流通性恢复后短期各类资产价格都会有大幅度的上升(真的不是谈股票,但是美股可能会暴涨吧)。


              但是毕竟疫情是暂时的,无论现在看起来多么疯狂,有了中国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终究是会过去的,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一旦疫情过去或者疫情有了明显的好转。美联储这样的玩法,会直接把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通胀率提高到一个非常惊人的程度。毕竟美元是个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忽然提高了这么大(可能是几倍哦)的供应量,全世界经济都可能会需要帮美国一起抗这一波通胀率。而从美国自己内部看,这个故事会变得更加的奇怪。按照刚才的美国撒钱逻辑,银行给普通老百姓贷款,然后把贷款通过金融产品卖给美联储,不管从法律上和金融产品上是怎么认定的,美联储实际上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最终债主。但是理论上来说,美联储的钱也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而这些金融机构的钱最终终归是通过了各种各样的渠道和金融产品,来自于普通老百姓,从这个角度看,普通老百姓又同时是美联储的债主。这个故事就会变得非常的莫名其妙,美联储和美国人互相当债主,又互相欠钱。抵消以后,相当于美国国内就大批量的债权债务抵消了。那么美国的资产价格定价问题就会出现彻底的混乱,甚至是美元的定价也会出现彻底的混乱。

              收藏
               
              举报
              32 条评论
              评论
              • 都说美国不会大量印钱,这不开始了,美元大幅贬值,中国的3万亿美元储备和1万亿美元美债要缩水40%了吗?

                回复  ⋅ 2条回复
              • 狂傲555 8天前

                美国已经进入债务的恶性循环危机了,债务全靠印美元买。近几年美国政府肯定会通过扩大对外战争来寻求债务平衡和对资源控制。

                回复  ⋅ 2条回复
              • 美联储本来就是美国的央行,扮演的就是最后贷款人角色啊。只不过,美国操控美元收割世界,才是最大的货币操控国!我们应该针对这点,在国际上大力发声,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

                回复
              • 王泰诺 8天前

                世界买单

                回复
              • 李继忠16 8天前

                会把风险转嫁到其它国家的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 怪兽崛起:美联储正变身超级对冲基金

                经济观察报 2020-03-27 18:38:00
                怪兽崛起:美联储正变身超级对冲基金

                周迪伦/文美联储正向市场秀出自己的肌肉。

                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美联储近日密集祭出一系列管理工具。比如,在常规管理工具方面,大幅度降息趋近于零;在危机管理工具方面,推出一系列紧急流动性支持工具,并且公开宣示“无限量宽松”。

                它甚至直言:“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时刻,美联储致力于运用一切工具来支持家庭、企业和美国经济。”

                美国国会参议院也投票通过两万亿美元的一揽子救助方案,下一步将送交众议院表决。

                这种大规模“救助行动”,钱从哪里来?从金融市场上发国债募集吗?不可能。否则,你到底是“输血”还是“抽血”呢?

                无论如何,这个钱最后都可能和“无限量宽松”有关。

                有心人可发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全球发达经济体的主要央行都在“对冲基金化”。再向上追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央行、英国央行、香港的央行(金融管理局)都已有类似的苗头了。

                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宽松”,意味着至少在理论上,美联储可以把整个市场当做对手盘来交易,不光可买进政府债券,也可买进企业债券,当然也可是股票,只要美联储觉得“有必要”。

                换句话说就是,“开动印钞机,直升机撒钱,大水漫灌”——美联储左手印钞票,右手把钞票的购买力变现,以此引诱/迫使市场参与者跳进舞池,跟随自己跳舞。

                这是一个复杂博弈下的囚徒困境。对市场参与者而言,先行动/投降先得益,行动迟缓的人口袋里的货币购买力则被不断稀释。

                剧本很简单:市场正在崩溃?好,那就把它买起来。没人买?那就央行自己跳进交易池。

                当然,美联储可以印钱,但购买力不会无中生有,所谓“无限量宽松”,本质上是美联储直接跳进市场“抢劫”购买力。如果嫌“抢劫”不好听,可以把这个词换成“征用”。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不要和央行对着干”,逐渐成为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准则。

                当经济中总需求缺口太大,财政政策又被约束无法施展,货币政策工具也已耗尽时,央行能做的也只有这种赤膊上阵了——

                把“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发挥到极致,直接印钱。如果市场主体由于对未来信心不足而不想借钱,那么,央行就直接跳入市场购买——有需求要上,没有需求创造(假)需求也要上。

                在这种模式下,央行以直接上场“征用/抢劫”市场购买力的方式,让市场其他参与方感受到手中货币购买力被稀释的压力,而主动加入“抢摘”购买力的行列。

                于是,金融市场被激活,投资者信心复苏,经济总需求改善,社会经济重回正轨。

                只是,此情形下,央行其实已经变异成一只庞大的宏观对冲基金怪兽,试图在时间轴上做一把跨期套利,豪赌下一个周期轮回。

                这一点,从上一个周期轮回(2008-2019),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为什么最近二三十年来,央行们的行为越来越“胆大乖张”了?主要原因大概有几点:

                首先,因为货币无锚。自上世纪70年代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法定货币就逐渐沦为信用货币,其所代表的购买力摆脱了“锚的硬约束”之后,发行自由度大了很多。

                其次,则是金融摆荡。过去几十年来,伴随着“无锚货币”的低成本信用扩张,全球金融虚拟经济迎来大发展,这也导致金融市场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大。

                最后,随着金融摆荡幅度加大,金融市场若遭到某一因素的冲击,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运行就会突然失序,陷入紊乱。并且,由于金融市场巨大的体量及其自身显著“反身性”的存在,最初的“市场危机”会进一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非常可能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

                其反馈模式为:金融摆荡过大,偶然事件触发“市场危机”——金融市场暴跌,金融机构破产,“金融危机”来临——引发“财富负效应”,社会预期悲观,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失业率大幅上升,经济萎缩陷入萧条。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联储最近一系列超常规举动就可以理解了:其着力点是通过强力介入金融市场,快速斩断上述反馈链条,稳定市场情绪,改善市场预期。

                这当然是维稳经济的关键。只是,长此以往,这只怪兽似乎只能越长越大了。

                收藏
                 
                举报
                68 条评论
                评论
                • 乐娱的乐 4天前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说问题。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也这样干过,结果呢?钞票跟废纸一样。美联储量化宽松,美元为什额还被疯抢?信用货币归根结底是市场对国家信用的认可,没有强大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不要奢谈国家实力。 干了同样的事,结局却大相径庭,只能说,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些人印钱就是为了印钱掠夺,有些人印钱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人家照样回到发展轨道,所以,市场选择的是有未来的地方去投资。

                  回复  ⋅ 7条回复12 
                • 廖清海 4天前

                  股市大蒸发,持股人钱财缩水,美联储开仓放水,股市又涨起来了,美联储敲了一行代码,持股人钱财失而复得,大家又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回复
                • 用户106622 5天前

                  罪恶中心,美联储

                  回复
                • 涛啊啊 5天前

                  撇开银行,自己亲自下场参战,问题真的很严重。

                  回复  ⋅ 1条回复18 
                • 1384483105 4天前

                  显而易见,没有锚定物地大发货币(实际上还有已发债券、银行票据、股票资产等抵押),持有美元及债券的人,在利率归0的条件下,被无情地剥夺了未来购买力,就是抢钱救市。

                  回复

                  这种情况下,“负债”却成了最好的资产?

                  原创 聚富财经 2020-02-12 21:11:00

                  说起通货膨胀,很多朋友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所谓的“通货膨胀”,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货币的价值,人们即使去购买一件很小的商品,可能要拿着几捆钞票,也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会出现下降,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发生通货膨胀的。

                  而根据全球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来看,对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这种情况下,房子、钞票、车子都变得不再值钱了,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等生活用品,成为了市场上最紧缺的,也是最值钱的。虽然国内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但众所周知,相比10年前,现如今100元购买力已经下降了,买不到之前能够买到的东西了,那么,如果遇到了货币贬值,什么才是最好的资产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真的遇到了货币贬值的情况,一般的资产几乎都很难保值,但最幸运的却是那些通过“负债”来获得资产的人,例如,某位职工年薪在10万左右,但贷款了100万,买了一套100多万的房子,如果几年之后,货币发生了贬值,所有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而这位职工的年薪已经上涨到了几十万元,而当初入手的房子价值已经超过了500万元,这种情况下,当初100万贷款还算“负债”吗?

                  这种情况下,“负债”却成了最好的资产?

                  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发现,货币一旦发生贬值,通过“负债”来获得资产的人,其实是比较幸运的,家庭的资产可能也会随之上涨,也就是说,如果货币发生了贬值,最好的资产就是通过“负债”而获得的资产了,并且贷款的时间越长,可能“赚”的会更多。因为从目前来看,30年前一万元可以买一套房子,但现如今可能只能买一平米。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借长期债务的话,方法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房贷,众所周知,一般家庭在申请房屋贷款的时候,还款年限还是比较长的,一般是10年、20年、30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可能会觉得30年时间太长了,但实际上,30年之后的2000元房贷还算钱吗?可能只是跟朋友聚餐的一顿饭钱,但在10年前,一个月还2000元房贷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种情况下,“负债”却成了最好的资产?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盲目的“负债”,负债太多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虽然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未来“货币贬值”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货币的购买力会下降,但如果没有“贬值”发生的话,人们的收入涨幅也不会很大,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也会保持,这种情况下,当初的“负债”就还是之前的“负债”了,并不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负债”却成了最好的资产?

                  不难发现,这种情况下,“负债”竟成了最好的资产,是不是感觉有点神奇呢?那么,大家对“货币贬值”又有什么看法呢?

                  收藏
                   
                  举报
                  78 条评论
                  评论
                  • 有资本才玩得起这个

                    回复20 
                  • 想找麻烦 1月前

                    负债,呵呵,都不知道怎么死

                    回复  ⋅ 2条回复34 
                  • 315列车 1月前

                    负债必须是有资本的负债,现金为王,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的!看不明白,一辈子也不会负债,看明白,会幸福的生活!

                    回复16 
                  •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是二手大面积的房子越来越难卖,新房多,而且价格相对二手房不贵,那么未来我们这么多10多年房龄的400万以上的二手房卖给谁?房价涨了,变现困难

                    回复  ⋅ 1条回复
                  • 马腾湾 1月前

                    一套房,负债?自己不住了?笑话。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原创 美食八点档 2020-04-01 18:46:28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众所周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经济腾飞。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亚洲的领头羊,实在是可喜可贺!不过,咱们国家要是说比起那些真正发达的国家来说,还是要差了不少。目前,美国虽然发展缓慢,但仍然保持着它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无论是在经济、军事上,美国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国家。即使是在饮食上,美国与中国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那么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和咱们有哪些区别吧!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首先,和大家所想的不一样。美国人并没有整天都是炸鸡汉堡快餐的吃。实际上,美国人十分注重饮食,而且,他们对早餐的重视度,远远地超过了咱们。美国人的一顿早餐,会非常的丰盛,会有烤面包、鸡蛋、煎饼、牛奶等等。再搭配上一些芝士和培根,一早晨就让美国人精力十足。而且据说,很多美国人一天只吃两顿。上午九点吃一顿,然后到了下午四点再吃一顿。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想省钱,而是美国人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摄取大量的热量,所以肚子都会吃得很饱很饱,自然也就不容易饿了。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是一日三餐,美国人的午餐会以简单方便的快餐为主。老美可不像咱们一样那么勤快。他们更喜欢简单易做的快餐。美国人的午餐可能是汉堡热狗可乐,也可能是意大利面,三明治,总之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 同时,美国人也特别喜欢下馆子,没时间做饭吃,就去外面吃,财大气粗。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美国人的晚餐,就更加丰盛了。无论是亲戚朋友聚会,还是各种正式的场合,美国人都会准备好一份份的大餐,招待客人。晚上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的狂欢时刻,大片大片的牛肉,炸鸡,还有意大利面,各种的红酒饮料应接不暇。在饭后,美国人还会准备冰淇淋和小蛋糕、水果一类的饭后甜点。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完了美国的一日三餐,再来看咱们中国的。中国的一日三餐中,早餐是最不被重视的。许多上班族,早餐要么不吃,要么随便在街边买点油条豆浆就吃了,营养完全不够。到了中国,也是草草应对,吃一些饭或者米粉,吃饱了就行了。然后晚餐,就开始放开肚子猛吃了。什么大鱼大肉啦,火锅都一桌上桌。很多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去商业街边的小摊位上,来上一叠烤串,一瓶啤酒,就成了所谓的夜生活。

                    看完美国人的一日三餐,再来看中国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么看起来,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似乎比我们还健康。只是他们吃得更多,所以长得也比中国人更魁梧一些。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重于养生了,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也成了许多年轻人饮食的座右铭。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改变下,我国人们的人均寿命会越来越高!

                    收藏
                     
                    举报
                    135 条评论
                    评论
                    • 用户1008189753797 13小时前

                      罗卜白菜!各有所爱!没啥可比的!因人而异!

                      回复  ⋅ 3条回复107 
                    • 用户1035834455739 12小时前

                      中国的饮食文化 甩出西方上千年

                      回复  ⋅ 2条回复93 
                    • 我也想早上九点吃早餐,下午四点再吃饭,可单位不让啊[流泪]

                      回复
                    • 思考10908673 11小时前

                      只能说明你们家的饮食习惯太差。我们家的一日三餐,非常讲究。

                      回复49 
                    • 阔目 13小时前

                      去吧!美国现在有更好的给你

                      回复

                      2018房价不会再涨,因为经济危机越来越近了!

                      沈阳房天下 2018-12-19 10:26:40

                      有人问:这样判断,底气何来?底气就来自对中国经济和房价深刻的认识,这样的的逻辑在过去几十年中和房地产的走势完全一致。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重磅的数据:国债收益率倒挂。

                      2018房价不会再涨,因为经济危机越来越近了!

                      什么叫国债收益率倒挂呢?国债有有期限的,比如1年期的,2年期的,5年期的,10年期的。一般而言,长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会更高,因为持有时间长,放弃了流动性而且面临更多的风险,理应价格更高。就如同银行的利率一样,贷款的时间越长,利率也就越高,是一个道理。

                      2018房价不会再涨,因为经济危机越来越近了!

                      但是,如今中国的利率已经倒挂了。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6?和2年期之间的差距只有24个基点,7年期国债收益率竟然有2.79?已经出现了倒挂。

                      在过去40多年的历史中,每一次国债收益率的倒挂,都出现了经济危机,比如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然后转变为一场金融危机。而如今,这一指标又出现了。

                      2018房价不会再涨,因为经济危机越来越近了!

                      所以,现在我们更应该关心的不是房价还涨不涨的问题,而是应该关心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的问题。我们今年的首要任务跟房价没有半点关系,那就是防止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这个前提下,房价没有半点暴涨的可能性,唯一要做的,就是要防止暴跌,从而一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如果都现在都还没有认识到房产的严峻性,可以说对经济是一窍不通,将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了。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房价夭折还是继续上涨?

                      幽默的国人 2018-07-14 23:13:39
                      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房价夭折还是继续上涨?

                      1988年左右,美国爆发第一次金融危机。1998年左右,美国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2008年左右,美国爆发第三次金融危机。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金融危机爆发的规律了,大约每隔10年左右,美国便会爆发金融危机。

                      同时随着美国国力日益强盛,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美元的强势,都加剧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按金融危机爆发的规律来看,2018年左右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至于会因为什么经济事件而引发,这也是极难预测的。

                      而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做足准备,保存实力。

                      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房价夭折还是继续上涨?

                      而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莫不是房子、房价涨跌、是继续持有房子还是卖出换取现金流。

                      参照08年金融危机时房子价格的变化,我觉得还是持有现金好一点。当然,前提是你有多套房子。不然你住哪啊?捂脸。。

                      有网友说,金融危机爆不爆发,我们这些平民百姓都好似活在金融危机里面。有两样买不起:这也买不起,那也买不起。就算爆发金融危机,还是买不起,没啥改变!!!

                      收藏

                      这次疫情之后的房价会像08年危机后那样飙升吗?

                      原创 房产老J 2020-03-31 00:02:00

                      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好在我国的整体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疫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但在我国疫情基本过去之后,国际社会当中疫情开始爆发。并且美国股市暴跌之后,也引发了新的金融危机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家不免会想起零八年的那一场金融海啸。零八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导致投资者的信心下降,引起了金融海啸。

                      在当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我国整体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在世界上并不算严重,而在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整体楼市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不少投资者,对于股市投资没有信心,更多的资本将资金注入到了楼市当中,从而也就引起了楼市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压力也持续表现出来,我国也需要借助楼市带动经济的发展。

                      而在此次疫情发生之后,就遇到了与零八年较为相像的情况,但不同的是当前我国对于整体房地产的稳定发展需求是比较高的。也并不会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或者是措施。但即使是这样从股市当中外流出来的资本还是会进入到楼市。在疫情期间积压的购房意愿也会在后续渐渐地爆发出来。那么也就是说在疫情过去后的几个月内。可能会达到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一个高潮。

                      这次疫情之后的房价会像08年危机后那样飙升吗?

                      这个房地产市场交易的高潮,并不取决于购房者本身,其实也取决于开发商,因为在疫情期间几乎所有开发商都承受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房企的资金回笼就断了,资金链断了之后房企就面临着破产或者是倒闭的风险。为了抗击疫情带来的压力,不少房企选择了降价,这也成为吸引购房者集中购房的原因之一。

                      在疫情期间整体的土地市场也处于停摆的状态。那么本该在二月份出让的土地也会被安排到后期出让。受到全国复工推迟的影响,2020年整体的商品房供应数量一些应该会有所下降。在整体楼市库存吃紧的情况下,房价也会出现上涨。房价的上涨也会导致购房者产生恐慌性的购房行为集中购房。所以说在新冠疫情发生和世界经济危机可能爆发的危险情况之下,我国的楼市应该会获得一个不错的发展。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楼市如何的发展,如何获得发展的利好有机会,房价的飙升并不会是这个时代再重蹈覆辙的事情。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这篇文章只看到了表面,比较浅的观点,疫情结束几个月交易确实会涨,因为压抑了3个月的市场需求会短时间释放,这是毫无疑问的,2008年经济危机下国家出台政策刺激房地产带动经济跟2020年有本质区别,房价再涨是不可能了,不要再危言耸听了

                        回复
                      • 卫不 2天前

                        不可能!难道房子可以出口?

                        回复
                      • 鹭岛夜曲 1天前

                        你说反了,会飙跌[可爱]

                        回复
                      • v56450964723 23小时前

                        说涨的都是开发商,骗大众接盘

                        回复
                      • 使劲涨吧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行业报告研究院 2018-10-04 19:13:57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熊柴

                      实习生赵宁、韦茜等对本文数据整理有贡献。

                      导读

                      我们在《房地产周期》一书中提出了业内广为流传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本篇放眼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考察驱动不同经济体和主要大都市圈房价走势的因素及规律。

                      摘要

                      不同经济体房价涨幅差异大: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口效应、货币供应带来的货币幻觉、住房制度影响的供求格局。1)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房价累计涨幅中位数为20.6倍、年均增速平均为6.5%,其中有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经济体累计涨幅在40倍以上或年均增长超过8%,也有德国、瑞士、日本、泰国等4国累计涨幅低于4倍或年均增长低于3.5%。2)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房价年均增速、本币名义GDP增速分别为6.5%、7.8%,二者相关系数为0.71。名义GDP可分解为人均不变价GDP、人口、GDP平减指数三部分,再加上影响供求格局的住房制度,上述四方面可较好地解释不同经济体房价长期走势差异。总体来看,大部分经济体本币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但货币超发易滋生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比如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新兴经济体较发达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快,因而本币房价涨幅较大。2010-2017年新兴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长5.6%,超过发达经济体3.6%的房价年均增速。3)美元房价涨幅与本币房价涨幅差异明显。如果一国货币严重超发,本币房价大涨不意味着美元房价大涨,在全球来看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比如,南非1970-2017年本币房价涨幅高达85.2倍,但美元房价涨幅仅为3.6倍。总的来看,1970-2017年22个经济体美元房价增长与美元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48;2010-2017年全球48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达0.8。美元房价长期走势亦可参照本币房价长期走势做相应的因素分解。

                      一国内部哪个区域房价涨幅最大: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1)由于人口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首位城市房价涨幅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英国伦敦最近50年房价涨幅达106倍,远超英国整体的61倍;法国巴黎市1965-2015年房价上涨32.5倍,明显超过法国整体的22.7倍;美国纽约市1975-2017年房价上涨8.1倍,高于美国整体的5.6倍。日本地价在泡沫破灭前36年上涨82倍,六个核心城市地级涨幅更是高达210倍。2)在大都市圈内部,核心区域房价涨幅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在英国,1995年1月至2018年3月,内伦敦房价上涨6.4倍,大于外伦敦的4.8倍。在法国,1997年4季度至2017年3季度,巴黎市房价涨幅达2.95倍,明显超过近郊三省的1.97倍、远郊四省的1.43倍。在美国,1987-2017年,纽约市曼哈顿区、皇后区房价分别上涨2.14、2.22倍,超过纽约市和纽约分区的1.41、1.43倍。在日本,在房价见顶前五年,东京都区部房价上涨2倍,高于东京都的1.8倍和东京圈1.2倍。3)人口流入幅度大的地区,房价涨幅可能更大。当前纽约地区虽仍为美国第一大都会区,但过去近60年人口增幅明显不及洛杉矶地区,因而房价涨幅相对较低。1975-2017年,纽约分区房价上涨9.5倍,明显低于洛杉矶分区的13.9倍。日本东京都因人口持续流入,在地产泡沫破灭后于2006年率先反弹,2006-2016年累计上涨11.7%,居日本之首。

                      结论:大都市圈房价跑赢印钞机,构建居住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1)从全球视角看,一国房地产市场取决于: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住房制度。其中前两项是基本面因素;货币超发会导致国内本币房价大涨但不一定美元房价大涨,即在全球视角下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住房制度是一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2)房地产具有抗通胀属性,能部分分享经济增长红利;长期来看,全球货币超发是普遍现象,广义货币增速多高于名义GDP增长,能够跑赢印钞机的资产不多,在多数国家大都市圈的房地产是其中之一。我们在《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中国》研究发现,过去四十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5%,1998-2017年M2增长16倍,从各类资产价格表现看,绝大部分的工业品、大宗商品、债券、银行理财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输,只有少数一二线地价房价、医疗教育等服务类产品、股票市场上的核心资产等收益率跑赢这台印钞机。3)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一些经济增长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其核心城市房地产具有较大投资潜力。4)构建居住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包括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从开发商为主转变为政府、开发商、租赁中介公司、长租公司等多方供给,丰富供应主体;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抑制投机型需求。

                      风险提示:房地产投资收益等测算未考虑税收、租金等因素。

                      目录

                      1 不同经济体房价涨幅差异: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住房制度

                      1.1 近50年23个经济体房价走势差异明显

                      1.2 本币房价长期走势与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及住房制度相关

                      1.3 美元房价涨幅与本币房价涨幅差异明显

                      2 一国内部哪个区域房价涨幅最大: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

                      2.1 英国:伦敦房价50年106倍,内伦敦涨幅更大

                      2.2 法国:巴黎市房价50年33倍,涨幅超过周边地区

                      2.3 美国:纽约市房价42年8倍,皇后区表现更优

                      2.4 日本:六个核心城市曾36年上涨210倍

                      3 结论:大都市圈房产跑赢印钞机,构建居住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

                      正文

                      1 不同经济体房价涨幅差异: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住房制度

                      1.1 近50年23个经济体房价走势差异明显

                      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房价平均累计上涨20.6倍、年均增长6.5%、,其中有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经济体累计涨幅在40倍以上或年均增长超过8%,也有德国、瑞士、日本等3国累计涨幅低于4倍或年均增长低于3.5%。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速平均为6.5%,折合累计涨幅为20.6倍(其中,BIS对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房价数据分别从1971、1975、1979、1988、1991年开始统计)。依据房价涨幅大小,可大体分为三类:

                      一是房价累计涨幅在40倍以上或年均增长8%-10%的,有南非、新西兰、西班牙、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爱尔兰等7个经济体。其中,南非房价涨幅高达85.2倍、年均增长9.7%,中国香港1979-2017年上涨20.1倍、年均增长8.4%。

                      二是房价累计涨幅在12-35倍之间或年均增长5.5%-8%之间的,有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12个经济体。其中,意大利、挪威房价分别累计上涨34.4、29.9倍,年均增长超过7.4%;马来西亚1988-2017年上涨4.7倍,年均增长6.2%;其他10国涨幅在12-24倍之间,年均增速在5.5%-7%。

                      三是房价累计涨幅在4倍以内或年均增长低于3.5%的,有日本、德国、瑞士、泰国等4个经济体,其中前三个累计涨幅分别为2.5、2.6、3.7倍,泰国1991-2007年上涨1.1倍。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推进,全球房价走势联动性逐渐增强。比如,1980年代中后期北欧四国房价下跌,1990年代初日韩房价下跌,1997年东南亚房价下跌,2007年全球房地产下跌。从房价走势看,近50年23个经济体可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房价基本持续上行、期间调整幅度小的经济体,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等4个。1970年以来上述4国任何一次下行周期中累计下跌幅度均未超过9%。其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3国未曾出现连续两年下跌的情况;法国在1992-1995年、2008-2009年、2011-2015年三次明显调整,但三次累计跌幅均未曾超过7%。不过,由于近几年投机炒房明显,当前加拿大、澳大利亚房价明显下行,不排除本轮下跌幅度超过10%。

                      二是房价曾大幅下挫但后期上行超过前高的经济体,有英国、美国、瑞士、荷兰、南非、挪威、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14个。比如,荷兰房价在1979-1982年暴跌30%、2008-2013年大跌超19%,南非房价在1984-1986年下跌11%,芬兰房价在1990-1992年暴跌37%,瑞士房价在1990-1998大跌22%,马来西亚、泰国分别在1997-1998、1998-1999年累计下跌均超过11%,中国香港在1998-2003年累计暴跌超60%,美国房价在2007-2011年大跌超30%,英国房价在1990-1992年下跌近11%、2008-2009年下跌超13%。上述经济体房价在大幅下跌后继续向上,现均已超过前高。

                      三是前期房价泡沫破灭、至今仍不及高点的经济体,有日本、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4个。虽然时代和国别不同,但历次房地产泡沫堆积无一例外受到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的刺激,而历次房地产泡沫崩溃则都跟货币收紧和加息有关。日本、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房价分别在1990、2007、2007、2008年见顶,其中前三个国家房价近几年稍有反弹、而意大利依然低迷,2017年末上述四国房价仅分别相当于峰值的60.3%、75.7%、77.2%、83.8%。

                      四是房价走势基本平稳、涨幅总体较小的经济体,只有德国1个。1970年以来德国房价有三次比较大的上涨周期:1971-1981年累计上涨近1.1倍,1987-1994年累计上涨35.8%,2009-2017累计上涨35.7%;而在任何一个下行周期中累计下跌未曾超过10%。

                      1.2 本币房价长期走势与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及住房制度相关

                      不同经济体本币房价长期走势差异可以解释为四个方面: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动引起的人口效应、货币供应带来的货币幻觉、住房制度影响的供求格局。房地产兼具消费品属性(居住需求,包括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和金融属性(投资投机需求,并可以加杠杆),因而房价不仅取决于供需(人口及居民收入、土地供给),还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从全球房地产市场运行经验看,在无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经济金融危机等冲击的情况下,一国房价随着经济发展而长期上涨。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房价年均增速、本币名义GDP增速分别为6.5%、7.8%,二者较为接近、且相关系数为0.71;如剔除韩国,22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为0.8;如剔除韩国、泰国,相关系数达0.85。名义GDP可分解为人均不变价GDP、人口、GDP平减指数,加上影响供求格局的住房制度,四因素可较好地解释不同经济体房价长期走势差异。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1)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不变价GDP增长反映剔除价格后的真实经济增长,人均本币不变价GDP增长意味着居民实际购买力提高、增加房产需求。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不变价年均增长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5%,人均本币不变价年均增速的平均数为2.2%、1.8%(部分经济体数据计算从有房价数据时开始,瑞士从1980年开始)。其中,韩国人均本币不变价GDP年均增长高达5.6%,爱尔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年均增长均在3%以上,其他经济体多在2%以下,南非仅有0.5%。

                      2)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口效应。人口对经济体层面房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总量变化影响房价。人口总量变动包括自然增长、跨国(境)人口流动,一般而言,人口规模变化与住房需求呈正比。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前全球生育率为2.45,其中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经济体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7、1.83、2.81、4.8,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生育率已经不足以弥补人口世代更替。但高收入经济体吸引了大量人口跨国流入。我们在《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中谈到,根据联合国统计,1950-2015年美国净迁入人口超过4800万、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净迁入合计接近1600万,德法英西意等西欧五国净迁入合计超过1100万,加拿大净迁入约900万,澳大利亚净迁入近700万。因此,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中国香港、美国1970-2017年人口年均增长分别高达1.5%、1.2%、1.1%、1.1%、1.0%;而德国、意大利、日本移民政策较为保守或移民较少,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0.1%、0.3%、0.4%;德国人口在2004-2011年一度累计减少约230万、后因移民重回增长,日本人口于2009开始负增长,意大利人口从2016年开始负增长。

                      二是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房价。20-50岁主力置业人群、家庭户规模等人口结构变化,将引致住房需求变化。在家庭户规模方面,由于结婚年龄推迟、不婚率和离婚率提高、低生育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等,导致全球家庭户规模呈小型化趋势,这增加了一定的住房需求。1960-2015年,美国家庭户规模从3.33降至2.54人,日本从4.14人降至2.39人;此外,1980-2015年,韩国从4.78人降至2.73人。在主力置业人群方面,美国20-49岁人口规模尚在持续增长,日本、韩国、英国分别已在1996、2004、2011年见顶,主力购房人群的规模变化对房地产市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在《房地产周期》(人民出版社)已经阐述。

                      三是人口通过经济增长影响房价。人口红利是许多追赶经济体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在人口红利消失后经济往往转为中速或低速增长。

                      3)货币供应带来的货币幻觉。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货币超发,从而引起资产价格变化。一般而言,广义货币供应增速高则通胀高。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年均GDP平减指数的平均数为4.7%、中位数为4.4%,不仅在绝对水平上与23个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长的平均数6.5%较为接近,而且波动较为一致。比如,1970-2017年南非广义货币增长474倍,在货币大幅超发下南非名义GDP增长387倍,实际GDP仅增长2.3倍,GDP平减指数增长116.6倍,房价上涨85.2倍;美国广义货币增长25.6倍,名义GDP增长18倍,实际GDP上涨2.7倍,GDP平减指数增长4.1倍,房价上涨13倍。但是,货币超发易滋生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比如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新兴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较快,因而以本币计算的房价涨幅较发达经济体更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1-2017年印度、墨西哥等10个代表性新兴经济体广义货币年均增速平均为14.3%,明显高于英美德日等10个代表性发达经济体的5.8%(见恒大研究院报告《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国际经验》)。根据BIS统计,2010-2017年新兴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长5.6%,超过发达经济体3.6%的房价年均增速。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4)住房制度影响的供求格局。住房制度是一国房地产市场导向,一个好的住房制度能使房价长期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个坏的住房制度可能引发房价暴涨暴跌、削弱甚至掏空实体经济。德国房价之所以长期稳定,关键在于其居住导向的住房制度设计,三大支柱分别为: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住房金融体系,鼓励居民长期持有住房、打击投机的税收制度,保护租户权益、鼓励长期租房的租赁制度。新加坡目前形成以组屋为主、私宅为辅的二元化供应体系,供给结构呈现“廉租房-廉价房-改善型组屋-私宅”的阶梯化分布,住房自有率超过90%,基本实现居者有其屋。中国香港住房制度则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一方面居民居住空间狭小、房价暴涨暴跌,另一方面大量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开发率仅24%(敬请关注恒大研究院研究策划半年,近期将重磅推出的德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中国等经济体住房制度系列专题报告)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1.3 美元房价涨幅与本币房价涨幅差异明显

                      以美元计,1970-2017年21个经济体房价涨幅发生明显变化,且美元房价涨幅与美元名义GDP增长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果一经济体货币超发较美国严重,则货币将对美元贬值,因此本币房价大幅上涨并不意味着美元房价大幅上涨,在全球来看并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依据美元房价涨幅,可大体分为四类:一是累计涨幅超过40倍或年均增长超过8%,仅新西兰1个。二是累计涨幅25-30倍或年均增长7%-7.5%,有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中国香港、挪威、爱尔兰、荷兰等7个经济体。三是累计涨幅10-20倍或年均增长5%-6.6%,有加拿大、比利时、法国、日本等10个经济体。四是累计涨幅低于7倍或年均增长4.5%以下,有韩国、德国、南非等3个经济体。与本币房价涨幅相比,变化最大的是南非,1970-2017年本币房价涨幅高达85.2倍,但美元房价涨幅仅为3.6倍。此外,瑞士本币房价涨幅仅3.7倍,但美元房价达20.1倍;意大利本币房价上涨34.4倍,但美元房价涨幅缩至11.9倍;德国本币房价上涨2.6倍,美元房价上涨6.5倍。

                      从相关系数看,23个经济体美元房价增长与美元名义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仅为0.21,相关性较弱。但如果剔除美元名义GDP增长69.5倍、美元房价上涨仅5.2倍的韩国,剩下22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则达0.48;剔除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剩下20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为0.54。这表明,从全球地产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美元房价增长与美元名义GDP增长的正相关性大体上是成立的。不同经济体的美元房价长期走势差异也可以类似本币房价上期走势进行相应因素分解,区别在于通过汇率机制剔除了一个经济体相对美国的货币超发因素。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从近期看,2010-2017年全球48个经济体美元房价涨幅与美元名义GDP涨幅高度相关,两组数据相关系数达0.80。2010-2017年,48个经济体美元房价累计涨幅的平均数为10.4%、中位数为1.2%,美元名义GDP涨幅的平均数为15.7%、中位数为9.1%。其中,美元房价涨幅超过70%有冰岛、中国香港、印度、菲律宾、新西兰,与之对应的美元GDP涨幅分别为79.6%、49.3%、56.8%、57.1%、40.4%;而涨幅为负且居前的有俄罗斯、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南非等,与之对应的美元GDP涨幅为3.4%、-33.1%、-8.4%、-9%、-6.9%、-6.9%。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2 一国内部哪个区域房价涨幅最大: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

                      2.1 英国:伦敦房价50年106倍,内伦敦涨幅更大

                      伦敦有三个范围:伦敦城(Cityof London)、大伦敦(Greater London)、伦敦都市区。伦敦城即伦敦金融城、面积很小,一般意义上的伦敦指大伦敦地区,包括319平方公里的内伦敦和1254平方公里的外伦敦,土地面积合计1573平方公里、占英国的0.6%,当前GDP占英国的20.1%;伦敦都市区则由大伦敦及周边地区组成。由于城市规划问题等造成大城市病突出,英国政府一度控制伦敦特别是内伦敦人口、在二战后外迁产业、大量建设新城,1941-1991年伦敦人口从862万降至639万,后回升至2017年的882万,当前占英国人口比重为13.4%。但在经济作用下,伦敦周边地区人口长期集聚,1931-2001年英国东南地区人口从不到1300万增至1800多万,占比从27.5%增至31.1%。

                      大伦敦地区最近50年房价涨幅达106倍,远超英国、英格兰地区房价平均涨幅(61、70倍),和英国名义GDP涨幅(49倍)。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ONS)数据,1968年4月至2018年3月,大伦敦地区房价从0.44万英镑/套上涨至47.19万英镑/套,涨幅达105.8倍,年均涨幅9.8%;英格兰地区房价从0.34万英镑/套上涨至24.09万英镑/套,涨幅达69.7倍,年均涨幅8.9%;英国房价从0.36万英镑/套上涨至22.41万英镑/套,涨幅达61.3倍,年均涨幅8.6%。而同期(1967-2017年)英国名义GDP上涨48.7倍、年均增长8.1%,房价涨幅明显跑赢名义GDP增长。

                      分阶段看,大伦敦与英格兰、英国房价涨幅在1994年之前非常接近,但在1995年后波动明显加大,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1968-1994年,大伦敦、英格兰、英国房价涨幅分别为15、14.7、14.6倍,差异较小;但之后至2018年3月,房价涨幅明显分化,分别为5.3、3.5、3倍。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4月大伦敦、英格兰、英国房价同比下跌16.6%、15.0%、14.9%;之后,在货币刺激量化宽松背景下,房价逐渐回升,至2018年3月年均增速分别为7.5%、4.5%、4.1%。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从伦敦都市区内部看,大伦敦房价涨幅位居首位。1995年1月至2018年3月,大伦敦房价上涨5.34倍,明显高于Kent、Windsor and Maidenhead、Hertfordshire、Essex、Surrey等周边地区4-4.5倍左右的涨幅。此外,该时期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房价上涨仅3倍,明显低于伦敦及周边地区涨幅。该时期(1994-2017年),英国名义GDP和M2余额分别上涨1.6、3.5倍。

                      从大伦敦内部看,内伦敦核心区域房价涨幅更大。1995年1月至2018年3月,内伦敦房价从7.83万英镑/套涨至57.9万英镑/套,上涨6.4倍;外伦敦房价从7.30万英镑/套涨至2018年3月的42.39万英镑/套,上涨4.8倍。当前伦敦房价最贵是Kensington and Chelsea(134.36万英镑/套),其次是City of Westminster(101.24万英镑/套),分别较1995年1月上涨6.3、6.6倍。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2.2 法国:巴黎市房价50年33倍,涨幅超过周边地区

                      巴黎有三个范围:巴黎市(或称小巴黎)、大巴黎(包括近郊3省)、巴黎大区(包括远郊4省,又称“法兰西岛”),土地面积分别为105、761、12001平方公里,其中巴黎大区土地面积占法国的1.8%。随着产业集聚,法国人口长期持续向巴黎及周边地区集聚,1876-2014年巴黎大区人口从332万人基本持续增至1203万人,人口占比从8.6%提升至18.8%,经济份额从1990年的28.4%提升至2014年的30.4%。期间,出于控制人口以治理大城市病的目的,巴黎市有过较长时间减少,1931-1999年从289万持续降至213万,之后回升至2014年的222万。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1965-2015年间,巴黎市50年房价上涨32.5倍,明显超过法国房价平均涨幅(22.7倍)、法国名义GDP涨幅(28.1倍),年均增速分别为7.3%、6.5%、7.0%。在此之前的1945-1965年,受战后重建、婴儿潮及货币大幅超发等影响,巴黎市、法国房价分别暴涨54.1、38.3倍,年均增长22.2%、20.1%,但仍然落后于名义GDP年均增长(1950-1965年,51.2%)。

                      分阶段看,1966年之后巴黎市房价走势可分为四个阶段:1)1966-1990年,房价快速上涨期。该时期巴黎市房价、法国房价、法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0.7%、9.3%、10.6%。2)1992-1997年,房价下跌期。由于1985-1990年左右巴黎市房地产投机旺盛、房价涨幅过大(其中1987-1990年连续4年上涨均超过17%),巴黎市房价开始大幅下跌。该时期巴黎市房价、法国房价、法国名义GDP年均增长-6.1%、-0.4%、3.8%,至1997年底巴黎房价惨跌至1991年的69%。3)1998-2015年,波动增长期。该时期巴黎市房价、法国房价、法国名义GDP年均增长7.2%、5.0%、3.0%。其中,2013-2015年巴黎房价连续下跌。

                      巴黎市房价涨幅位居巴黎大区之首。由于巴黎市土地面积较小(105平方公里),稍大于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面积之和(93平方公里),因此我们不再对巴黎市内部房价进行分析,而是将巴黎市作为巴黎大区的核心区域,分析其与巴黎大区其他区域房价的走势差异。根据法国统计局(INSEE)数据,1997年4季度至2017年3季度,巴黎市房价涨幅达2.95倍,明显超过近郊三省的1.97倍、远郊四省的1.43倍、法国平均的1.38倍,以及该时期法国名义GDP涨幅(0.8倍)。近郊三省Hauts de Seine、Seine St Denis、Val de Marne房价涨幅分别为2.03、1.91、1.88倍。远郊四省Yvelines、Val d'Oise、Seineand Marne、Essonne房价涨幅分别为1.51、1.50、1.35、1.25倍。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2.3 美国:纽约市房价42年8倍,皇后区表现更优

                      纽约有多重涵义:纽约市、纽约都会区、纽约联合统计区等。其中,纽约市土地面积为789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855万;纽约都会区(New York-Newark-Jersey City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NY-NJ-PA MSA)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2018万;纽约联合统计区(New York-Newark 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由纽约都会区及毗邻都会区组成,2015年人口2372万。从人口看,由于美国经济重心向西海岸、南海岸偏移,1950-2015年纽约地区人口虽基本持续增长,但增幅84%远小于洛杉矶地区的328%,这使得纽约地区的人口占比明显下滑。期间,因人口郊区化及制造业衰退,纽约市人口在1950-1980年从789万减至702万;后因城市更新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回升至2015年的855万。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1975-2017年,纽约市房价上涨8.1倍,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低于纽约市周边及洛杉矶地区房价涨幅。根据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统计,1975-2017年,美国、纽约市、纽约-泽西-白原分区(纽约都会区分区之一)、洛杉矶-长滩-格伦代尔分区(洛杉矶都会区分区之一)房价分别上涨5.6、8.1、9.5、13.9倍,年均增速分别为4.6%、5.4%、5.7%、6.6%。纽约-泽西-白原分区房价涨幅虽不及洛杉矶-长滩-格伦代尔分区,但仍显著高于美国平均水平。此外,1975-2017年美国名义GDP上涨10.5倍、年均增长6.0%,M2增长12.7倍、年均增长6.4%。这意味着,纽约市和纽约-泽西市-白原分区房价跑输同时期美国名义GDP和M2,而洛杉矶-长滩-格伦代尔分区跑赢。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在纽约都会区内部,纽约分区房价近35年上涨4.73倍,在纽约都会区四大分区中位居第二。除纽约-泽西市-白原分区外,纽约都会区还包括NassauCounty–Suffolk County、Dutchess County-Putnam County、Newark三个分区。四大分区房价走势基本一致,但NassauCounty–Suffolk County分区涨幅最大、纽约-泽西市-白原分区其次,然后是Newark分区和DutchessCounty-Putnam County分区,1982-2017年分别上涨5.54、4.73、3.79、3.19倍,年均涨幅分别为5.5%、5.1%、4.6%、4.2%。

                      在纽约市内部,曼哈顿区及皇后区近30年房价上涨超过2倍,高于纽约市和纽约分区整体水平。1987-2017年,纽约市曼哈顿区房价上涨2.14倍、年均上涨3.9%,皇后区(1987-2016年)房价上涨2.22倍、年均上涨4.1%,而该时期纽约市和纽约分区房价分别上涨1.41、1.43倍,年均增速大致为3%。

                      2.4 日本:六个核心城市曾36年上涨210倍

                      东京有三个范围:东京都区,东京都,包括千叶县、琦玉县和神奈川县的东京圈,土地面积分别为627、2188、13558平方公里。东京圈土地面积占日本的3.6%,2016年人口3629万,占日本的28.6%,当前地区生产总值约占日本的1/3。

                      日本人口流动分为两个阶段:在1974年前,全国人口基本持续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极集聚。1884-1973年,除战争影响外,东京圈人口406万人增至2607万人,占比从10.8%增至23.9%;大阪圈人口从392万人增至1636万人,占比从10.5%增至15.0%;名古屋圈人口从311万人增至918万人,占比从8.3%增至8.4%。之后则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中,而名古屋圈人口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大阪圈长期净流出;到2016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人口分别为3629、1831、1134万,占比分别为28.6%、14.4%、8.9%,该时期大阪圈和名古屋圈人口增长主要源于自然增长。东京都人口在1970-1997年人口增长停滞,主要在于东京都区产业转移、人口外迁,但东京都非都区、东京圈三县人口显著增长。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日本地价在泡沫破灭前36年上涨82倍,六个核心城市涨幅更是高达210倍。在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前,日本地价除1975年调整外保持持续上涨,1955-1991年上涨82倍,超过该时期55倍的名义GDP涨幅;其中,六个核心城市地价上涨210倍,非核心城市上涨78倍。分阶段看,1955-1974年日本东京区部、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等六个核心城市地价上涨40.6倍、年均21.7%,其他城市上涨29.6倍、年均19.7%,同期名义GDP上涨15倍、年均15.7%。1975-1991年六个核心城市地价上涨4.5倍、年均11.2%,其他城市上涨1.7倍、年均6.4%,同期名义GDP上涨2.2倍、年均7.5%。

                      1975年日本房价调整后还能继续上涨,主要在于经济增长和主力购房人群支撑,但因后期上涨过快、出生人口大幅下滑、1990年代主力置业人群见顶以及日本政府错误应对等,导致19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地价持续调整至2005年,2017年日本地价仅是峰值的47.1%。六个核心城市地价从1992年一直下跌到2005年,在经历了2006-2008年的短期上涨之后,因全球金融危机于2009-2012年再次下跌,2013年开始回升至今,2017年地价仅相当于1991年峰值的35.3%;因人口流出,日本非核心城市地价从1992年一直下跌至今,2017年地价相当于1991年峰值的47.5%。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东京圈地价走势与日本整体基本一致,但峰值在1990年、较日本整体早1年,1976-1990年上涨3.4倍、年均11.1%;之后持续下跌至2005年,2014年已领先于全国止跌回升。东京圈、大阪圈房价在1990年见顶,名古屋圈和地方地价分别在1991、1992年见顶。1976年至房价峰值期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地方地价分别上涨3.4、3.9、2.0、0.9倍,分别年均增长11.1%、12.0%、7.7%、4.0%;特别是在房价泡沫破灭前,1987-1988年东京圈地价暴涨0.95倍,1988-1990年大阪圈地价暴涨1.6倍。而在1976-1991年,日本名义GDP上涨1.8倍、年均增长7.2%,M2上涨2.7倍、年均增长9.0%。

                      19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东京圈地价大幅下跌至2005年,2006-2008年开始回升,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于2009年开始再次调整,2014年开始再次回升。至2016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地方地价仅分别是峰值的39.7%、27.8%、58.0%、58.6%,而该时期日本名义GDP、M2分别增长14.7%、87.5%。大阪圈地价之所以调整幅度最为惨烈,是因为其在泡沫破灭前上涨幅度最大、但又缺乏人口支撑。

                      东京都区部地价在1988年见顶,见顶前五年上涨2倍,同时调整早、止跌快,2006-2016年累计上涨11.7%、为东京圈内部最高。东京都及东京都区地价在1988年见顶,较东京圈早2年、较日本整体早3年。在见顶的前五年,东京都区部房价上涨2倍,高于东京都的1.8倍和东京圈1.2倍。见顶后,东京都及东京都区部房价持续下跌至2005年,之后2009-2013年下跌,2014年开始回升。2006-2016年,东京都、东京都区部房价分别累计上涨5.6%、11.7%,东京都非区部房价基本持平,东京圈房价累计下跌4.1%。2016年,东京都、区部、非都区房价分别相当于其峰值的39.8%、40.9%、38.3%,与东京圈的39.7%非常接近。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3 结论:大都市圈房产跑赢印钞机,构建居住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

                      1)从全球视角看,一国房地产市场取决于:经济增长、人口变化、货币供应、住房制度。其中,前两项是基本面因素;货币超发会导致国内本币房价大涨但不一定美元房价大涨,即在全球视角下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住房制度是一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

                      2)房地产具有抗通胀属性,能部分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并且多数国家的大都市圈房产是能够跑赢印钞机的少数资产之一。1970-2017年21个经济体本币房价增幅均不同程度超过各自CPI涨幅,中国香港、英国、新西兰在扣除CPI后实际房价年均增长仍能达3%以上,而日本、德国扣除CPI后实际房价增长接近于0。此外,从美国百年房价史看,1890-2017年美国房价年均增长3.21%,也高于2.64%的CPI年均增速。与本币名义GDP增长相比,1970-2017年21个经济体中只有新西兰、英国两个经济体房价跑赢,这意味着多数经济体房价只能部分分享经济增长红利。

                      长期来看,全球货币超发是普遍现象,广义货币增速多高于名义GDP增长,能够跑赢印钞机的资产不多,在多数国家大都市圈的房地产是其中之一。比如,1970-2017年英国房价年均增长8.8%,虽高于8.2%的名义GDP年均增速,但仍然低于11.5%的广义货币年均增速;1960-2017年美国房价年均增长4.58%,而名义GDP和M2年均增速分别为6.48%、6.87%。从大都市圈角度看,在英国,1995年1月至2018年3月,大伦敦及周边地区房价多上涨4-5倍,明显高于该时期英国名义GDP和M2余额增幅的1.6、3.5倍。在美国,1975-2017年,洛杉矶-长滩-格伦代尔分区房价年均增长6.6%,跑赢同期6.4%的M2增速。在日本,1975-1991年六个核心城市地价年均增长11.2%,其他城市地价年均增长6.4%,同期M2年均增长约9%。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我们在研究报告《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中国》研究发现,过去四十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5%,1998-2017年M2增长了16倍,从各类资产价格表现看,绝大部分的工业品、大宗商品、债券、银行理财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输,只有少数的一二线地价房价、医疗教育等服务类产品、股票市场上的核心资产等收益率跑赢这台印钞机。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近百年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

                      3)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一些经济增长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其核心城市房地产具有较大投资潜力。一般而言,新兴经济体货币超发比较严重,房价涨幅也较大,但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投资者关注的是美元房价涨幅,即剔除了货币相对超发导致的汇率变化,而美元房价涨幅则主要与美元名义GDP增长相关,可分解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住房制度等因素。一些经济增长潜力大的新兴经济体未来有可能出现类似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的“黄金时代”,不过需要注意政治、法律等相关风险。

                      4)构建居住导向的中国新住房制度。中国房地产二十年发展表明,短期调控无法解决长期供需不平衡的根本矛盾,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才是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未来应从供给着手,从短期调控政策过渡到长效机制建设、从行政手段过渡到经济手段、从商品属性为主过渡到构建强调居住属性的住房制度非常重要。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引下,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新方向。

                      一是改革“人地挂钩”,优化土地供应。目前推行的“人地挂钩”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与建设用地供应量挂钩,并不能解决热点城市人口流入与住房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未来应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跨省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并严格执行“库存去化周期与供地挂钩”原则,优化当前土地供应模式。

                      二是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实行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稳定购房者预期,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同时抑制投机性需求。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规范融资用途,防止过度融资。

                      三是转变住房供应结构,丰富供应主体。未来供应主体将从开发商为主转变为政府、开发商、租赁中介公司、长租公司等多方供给;供给形式也将由商品房为主转向商品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多品类。不过,住房供应结构的探索与政策出台须因地制宜,人口净流出城市尤需警惕盲目跟风。

                      四是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抑制投机型需求。目前房地产税呈现“重增量轻存量、重建设交易轻保有”特点,未来应减少交易环节税费、增加保有环节税费,促进开发建设、交易、保有环节税赋平衡,避免重复征税。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 美元房价和本币房价比对很受用,指标国家的经济周期和房价周期的对标很值得研究,不过论据与结论关联性不强。

                        回复
                      • 灰衣独行 23天前

                        回复
                      • 昨日重現U 1年前

                        专业[大笑]


                      转发
                      微博
                      Qzone
                      微信

                      这次经济危机又4万亿,房价还会上涨吗?还是房价暴跌?

                      三俗大叔 2020-03-31 16:10:51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受挫,全世界都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水,面临极度的通货膨胀。而且3月27日中国版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出来了,保增长扩内需还是主旋律。

                      这个时候大家都最关心的应该是房价,是否会和2008年那样暴涨或者出现暴跌。

                      这次经济危机又4万亿,房价还会上涨吗?还是房价暴跌?

                      对比历史2008年经济危机,我们国家4万亿的经济政策刺激再加上5次大幅度降息,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和房价迅速上涨。

                      2008年至2018年北京房价从12479元/平涨到62957元/平的均价上涨了5倍。广州、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上涨了4倍左右,房地产投资成为近十年来最成功的投资,同时也是造就不少土豪。


                      那么这次经济危机全球大量放水,我国预计也在3.5万亿以上是否导致房价继续上涨?

                      看最近新闻北京20分钟,卖814套房子,恒大打折售房,60个城市出台救房市政策等感觉像是房价又要涨价了,让不少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次经济危机又4万亿,房价还会上涨吗?还是房价暴跌?

                      但是我想说的是房价不会大涨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房价上涨泡沫继续加大一旦破裂给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可以参考日本。

                      2、近日中央多次释放信号“坚持住房不炒”的原则,谁要是触碰了红线谁就倒霉。

                      3、对比2008年,08年杠杆比例高达200%,没有限售限购,随便卖卖;融资方便,贷款便宜且打折。现在从18年开始国家在不断的去杠杆。限购限价。房企和个人融资成本高,银行和信托等资金限制流入房企,房企和贷款利率较高,首付比例上升。

                      4、当年4万亿以传统基建为主,大部分钱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现在经济刺激政策以人工智能,5G建设,大数据,新能源,互联网等领域为主要投资方向。

                      所以目前来看房价暴涨的可能性不在,还想炒房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全球金融危机那房价会不暴跌和日本一样?城市化55%。日本80%崩盘

                      首先房地产崩盘的后果:房价暴跌,金融系统首先受到冲击,银行大量坏账,面临倒闭。严重导致金融危机,企业倒闭,失业率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人最大的资产一般都是在房子上面,一家人想买个房需要掏空三代人。房价崩盘资产严重缩水,没钱还贷等社会必定动荡不安。房价在中国人的心理上涨能接受,一旦下跌后果将无法想象。

                      但是我们想个问题,在中国土地会暴跌吗?因为土地是属于一家的!房子是建在土地之上的。房价崩盘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也不能够,再看日本崩盘的时候城市化达到80%,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化60%左右,按每年1%左右的增长还有20年左右的红利。此外从2019年中国楼市不断的调控坚持“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全面落实“稳房价,稳地价”的调控措施。

                      也就是说我们和日本相比已经提前20年来调控房价,崩盘只可能在所有政策都释放或者说所有限购限贷限售都解除的环境下才可能发生。

                      这次经济危机又4万亿,房价还会上涨吗?还是房价暴跌?

                      所以房子2020年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新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也不会流向房产。政策和国情房价也没有暴跌的空间,平稳的房价会缓慢上涨,最终回归理性,房子实现它居住的功能。

                      你觉得房价未来走向是怎样的?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会出现什么危机?

                      芜湖特价房 2018-11-01 09:21:42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会出现什么危机?

                      这要看决定房价涨跌的人是谁了,如果房价上涨,是因为投机炒房需求推高的,如果没有房地产调控政策,那么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就像A股一样,涨得越凶,就会跌得越惨,这叫因果报应。投机性需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首付都跌没了,他们就会弃房断供。如果房价一直是由投机性需求控制,那么迟早会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如果房价是由当地刚需控制,由当地刚需购买力来决定,即使房价上涨,也是因为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每年在提升,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楼市,而一旦房价涨到一定程度后,当地刚需的购买力无力支撑,房价就会出现拐点。如果房价回归到居住属性,那么走势会比较温和,不能说人人都买得起房,至少你工作三五年就能首得起首付款了。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会出现什么危机?

                      所以,只有投机性购房需求才会给国内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影响,而房价若是由当地刚需控制,则会平稳、安全得多,皆竟当地居民收入涨幅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年年收入都会大幅上升。房价一直上涨除了会造成房地产金融危机外,还会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房价一直涨,其他行业都会越来越不景气。因为大量的社会资金都跑到房地产去了,谁还每天起早摸黑的搞实业呢?如果大量资金和人才都跑到房地产业,那么国内的经济将有可能呈现空心化状态。我们从不否认房地产市场的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作用,但是房地产业必须去投机化,必须与其他行业一起百家争呜,绝不能鹤立鸡群。

                      另一方面,房价一直涨上去,本来居民的收入一半缴房贷,一半留着自己用,现在房价和房贷都上涨,那么购房家庭要七成的收入都要交给银行和开发商,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几十年。那么,大量的社会财富都跑到房地产业去了,居民消费购物能力将会受到重创,启动消费拉动经济是一句空话。最终高房价还会导致不敢生孩子、不敢多消费、不敢生病治疗。这不是形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了吗?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会出现什么危机?

                      收藏
                       
                      举报
                      11 条评论
                      评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晓堂任何身份和立场 
评论

举报